从美国退市的光伏企业在做什么?

2018-07-27 06:42:07 太阳能发电网
英利,从密集布局光伏电站到加入“领跑者”项目行列,与多个企业合作,并重点推出熊猫双面发电组件;天合光能,扩大产能的同时,开发分布式光伏电站和渔光互补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朝能源互联网频繁发力;晶澳太阳能,以制造业为主,扩大产能,稳步开发光伏电站;

 

晶澳太阳能:以制造业为主


2007年2月7日,是晶澳太阳能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日子。上市当天,晶澳太阳能董事长靳保芳站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大厅里,感慨道:“在世界金融业的中心,也有了我们一席之地。”那个时候,晶澳太阳能还是以生产太阳能电池为主的企业。


2010年,在产能急速扩张、强手如林的竟争中,晶澳太阳能取代尚德、夏普成为太阳能电池产能与出货量全球第一,当年出货1463WM电池,产能2.1GW。2011年5月,仍顶着电池全球第一的晶澳开始悄悄转型,由电池过渡到组件。一年半后,晶澳跻身全球光伏组件供应商前十的阵营。


事实上,美国和欧盟的“双反”也给晶澳带来冲击,2012年晶澳太阳能发布的一季度财务报告披露,关税带来的利润损失将近210万美元,约合1323万元人民币。2014年晶澳实现扭亏,净利润4.47亿元,组件出货量也较前一年翻番,达到2407WM,进入全球前五。


2015年,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促进产业升级,带动整个行业朝更高的效率、更低的度电成本的方向发展。2016年5月,晶澳为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提供了303MW单晶组件,占项目全部单晶组件近50%,晶澳十年累计出货单晶光伏产品7GW,一度被媒体称为“单晶帝”。


印度是近年来光伏产业看好的市场之一。2016年6月,天合宣布其在印度市场的累计出货量超过1GW,2015年其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达20%。晶澳亦在2017年12月宣布,公司2017年在印度市场的组件发货量达1GW,市场占有率突破10%,跃居印度市场前两名。


除了印度市场,晶澳一直也在拓展南美市场。2017年3月,晶澳开始在南美市场实施本地化扩张战略,成立墨西哥分公司,与一批大型地面电站开发公司及大型分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3个月后,晶澳太阳能宣布成立巴西分公司进一步开拓巴西市场。


在越南建设工厂的不是只有天合光能,晶澳也在天合光能后加入了在越南建厂的行列。2016年11月,晶澳在越南的1.5GW光伏硅片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晶澳继马来西亚光伏电池制造厂之后第二个海外光伏产品制造厂。


在光伏电站开发方面,晶澳也有涉足,秉持“求稳”的思路。


一方面,晶澳自己投资建设光伏电站,例如在2015年3月,晶澳在甘肃敦煌的10万千瓦太阳能电站项目并网发电;同年5月,总投资10亿元的赤峰晶澳太阳能光伏发电公司巴林右旗100MW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晶澳与国有背景的企业合作进行开发。在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晶澳分别与浙江省水利水电投资集团、中国能建天津电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优势互补,通过紧密合作达成共赢,合力开发建设国内外光伏电站。



作者:潘秋杏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