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竞争加剧
事实上,比亚迪最具有技术优势的零部件就是动力电池。因此,如何使动力电池更具有竞争力,是这家公司目前最关心的事。
比亚迪在2017年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的议案》。 其中一点就是成立电池事业群,第二事业部划入电池事业群。也就是说,在公司内部将整个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出来。这是动力电池业务拆分的第一步。据《财经》记者了解,之后整个动力电池业务将从集团里独立出来。
何龙也表示,客户需要一家独立的、财务透明的供应商。比亚迪想要对外供应电池,就需要成立独立的公司。
公司组织的调整是一方面,潜在合作伙伴的反应如何呢?比亚迪不仅是一家电池供应商,还是一家车企。由于每家车企对于电池的技术要求不同,一旦将自己的技术要求告诉比亚迪,是否会泄露自身的商业秘密?
在最近工信部公示的申报第307批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显示,东风的一款厢式运输车和载货车已经用上了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何龙认为,只有少部分车企在意这个问题,大部分车企愿意和比亚迪合作。因为后者承诺不仅能提供电池,还能够将自己打造的整车智能系统开放给其他车企参与。
话虽如此,但反观其他电池企业,在比亚迪自我封闭期间,不少已成为国内客车企业、国内外乘用车企业合作伙伴,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克电池等。
动力电池企业不满足于此,且正在探索深度合作关系,以牢牢抓住客户。例如宁德时代通过合资、入股等形式与东风汽车(600006.SH)、上汽集团(600104.SH)深度绑定。国轩高科选择深度绑定北汽新能源,双方共同建立海外研发平台、合资建设电池厂等,并参与了北汽新能源B轮融资。欣旺达(300207.SZ)和奇瑞设立了合资电池工厂。比亚迪要想彻底打破这种联盟关系并非易事。
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郑丹丹告诉《财经》记者,比亚迪三元电池在研发与产业化进度方面,晚于磷酸铁锂电池,在供货业绩、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目前逊于磷酸铁锂电池。短期来看,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在三元电池市场的认可度更高。因此,短期来说,比亚迪向乘用车企业推广三元电池,比向专用车企业推广磷酸铁锂电池,遇到的挑战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