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洗牌来袭
在国内需求被压制的同时,光伏产能扩张却仍在继续。东方日升总裁王洪在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时介绍说,2017年公司全球组件产能6.6GW,“今年要把自己控制的产能往上提,先后投资百亿建设了金坛、义乌等高端产能生产基地。”预计金坛扩产项目中的2GW在今年6月进入投产,另外2GW于11月份投产;义乌扩产项目一期2GW则预计在年底前投产。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协鑫”)也有着巨大的计划。其副总经理王经亚表示将加快单晶建设,布局主要是宁夏中卫1.7GW单晶基地、内蒙中环参股产能5.0GW、云南总体20GW单晶项目,其中计划2019年12月云南项目建成第一期10GW产能。
这并不是个例。“2018年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产能扩张在继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2017年扩产的项目有26个,今年行业扩产势头还是很猛烈,生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企业都在扩产。以单晶PERC电池为例,2017年产能是10.3GW,而2018年规划产能为37.9GW,其中仅通威和隆基的规划产能就分别达到10GW和8.8GW。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分布式光伏实施规模管理之后,对于企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增加了人力和资源等成本,但天合光能将对户用光伏市场做更好服务的安排,发挥在管理效率上的优势。
他判断,今年行业供过于求的局面肯定会发生,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一轮调整,给行业带来挤出效应。一些没有竞争力、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能会被淘汰,光伏行业也会最终形成几家巨头。
王洪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现在光伏是市场经济,将会淘汰劣质产能,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未来的两三年,将会出现新一轮的洗牌整合。
事实上,这一苗头已经显现。《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多家光伏企业人士了解到,中国一线组件企业当前都是满产,部分已经排产到第三季度,这大部分都是靠海外订单拉动。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国内市场不旺产能利用率较低,三四线组件出现明显的减产、甚至停产的情况。而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也是冰火两重天,部分小厂已经以低于3元/片的价格抛售多晶硅片,某逆变器企业人员反映市场销售困难。
广发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小组研究报告也指出,市场格局的变化要早于此次政策调整约半年的时间,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报价差不仅揭示了需求强弱的变化,还显示了行业格局的变化趋势,随着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大企业市场份额提升,小企业市场份额的缩减甚至退出这个市场成为一种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