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海润光伏还能起死回生吗?

2018-06-06 07:11:56 太阳能发电网
5月23日,海润光伏(股市代码““ST海润”)发布公告称,由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该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均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18年5月29日起暂停该公司股票上市。至此,“ST海润成为了A股上市光伏企业被实施暂停上市的第—股,那什么是暂停上市,“ST海润

上市后常年亏损

*ST海润上市之后几乎年年亏损,其股价在暂停上市前已经跌至1元以下,成为“仙股”。小编整理了*ST海润上市之后的经营业绩情况,结果发现:除了借壳上市的那一年即2011年和需要保住上市资格的2015年外,*ST海润年年亏损。

根据财报,*ST海润的营业总收入起伏不定:2011年达到71.32亿元的高点后,2012至2013年逐年下滑,而后开始上升,2015年达60.89亿元的次高点后又开始逐年下滑,2017年其营业总收入仅为32.56亿元,不到2011年的一半,而2018年一季度其营业总收入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仅为2.92亿元。净利润方面,除2011年、2015年分别实现3.69亿元和0.94亿元的盈利外,*ST海润其余年度均亏损,而且亏损额越来越大,2017年已达24.65亿元,2018年一季度其再次亏损,净利润为-1.96亿元(见表一)。

梳理其财报发现:*ST海润的亏损额或与其常年居高不下的费用与资产减值损失有关。

居高不下的费用

相对于销售费用来说,*ST海润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常年居高不下,而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11年,其销售费用为1.03亿元,管理费用为2.49亿元,是销售费用的2.42倍,财务费用为2.31亿元,是销售费用的2.24倍;而2017年,其销售费用为0.99亿元,而管理费用则为5.17亿元,是销售费用的5.22倍;财务费用为4.60亿元,是销售费用的4.65倍;2018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已经达到销售费用的12.33倍,而财务费用是销售费用的8.44倍(见表二)。

高企的资产减值损失

再看看其资产减值损失,上市以来,除了2015年,*ST海润的资产减值损失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其资产减值损失仅为0.29亿元,而到了2017年,其资产减值损失已经达到11.60亿元,七年增长了39倍(见表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ST海润投资管理存在问题。

神奇的2015年

在这多年亏损的业绩中,如果硬要说亮点,那就是2015年。在这年,*ST海润竟然神奇般地扭亏为盈,实现0.94亿元的净利润。这个业绩之所以神奇,原因如下:一是它发生在2015年,其连续两年亏损之后(2013-2014年),如再亏损其将被暂停上市;二是2014年其巨额亏损了9.33亿元,2015年勉强实现0.94亿元的盈利后,2016年再次巨额亏损11.83亿元,这业绩怎么看怎么神奇;三是资产减值损失,2015年其资产减值损失是除2011年外上市以来最小的,仅有0.36亿元,这与其一贯的资产减值损失快速增长趋势不相符,可谓神奇;四是盈利方式,根据2015年财报,其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6亿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96亿元,是的,扣非后的净利润是负的,负的,负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显然,其扭亏为盈并不是其经营变好了,而是其它的原因。

除了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减少外,真正的奥妙就在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了。小编梳理了2011-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ST海润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见表四)发现:恰巧在2015年,其实现了高额的投资收益,达2.65亿元,而在其它年份其最高的投资收益也不过是2016年的0.58亿元;营业外收入方面,其2015年的营业外收入也达1.17亿元,明显高于邻近的几个年份,不过毕竟有2011年的1.77亿元及2012年的4.78亿元等先例也就无可厚非了。

大幅减少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合力使得*ST海润在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成功的避免了被暂停上市的命运。

 



作者: 魏秋利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