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独角兽”归来

2018-05-23 07:08:21 太阳能发电网
国内“独角兽”企业选择境外上市的原因,无外乎旧规则和制度与新经济发展的冲突。企业有需求,市场有热情,政策也随之转变,自国内IPO向“独角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后,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和北汽新能源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国内外估值差异巨大

记者相继采访了几家新能源“独角兽”、行业地位较高的新能源公司以及相关的证券分析师,就新能源“独角兽”企业在国内外股市估值差异较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宁德时代、保利协鑫对此话题表现得较为谨慎,未就此问题发表任何观点。

国内知名光伏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则感慨国内外股市对“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可谓天壤之别。一些数据也可显示出国内外估值的巨大差异。

在美国上市的阿特斯集团2017年的总销售额达到230多亿元,但在纳斯达克的市值却仅在1亿美元左右。对比同行业的美国First Solar公司,其 2017年的销售额仅为29.4亿美金,约192亿元人民币,但其市值却高达77亿美元;对比国内同行业的企业,隆基绿能2017年营收163.62亿元, 市值78亿元;协鑫集成2017年营收144.47亿元,市值24亿元。因此在海外上市的“独角兽”企业略显落寞。

造成如此悬殊的股票市值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无外乎是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在采访中,一些专家表示,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对本国企业的保护力度都非常大,因此,在美国股市,First Solar市值高于阿特斯这种现象非常常见。“毕竟美国政府的贸易和经济政策都是从美国企业利益出发的。中国在新能源的很多领域全球领先,无论在产品,技术和市场规模上,比如光伏和电池产业,如果剔除国外本土保护因素,至少可以说,在这几个新能源领域,外国企业早已出局。”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魏秋利分析指出,国外市场的估值,会将企业放到全球同类型的企业中去比较,在国内更多的,则是考虑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和排名。因此,表现在国内行业内第一名和第二名估值差异就很大,这也是影响国内外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对企业估值大小的决定因素,首先是行业的发展前景,其次是要将企业放在行业内进行横向对比。

期待回归塑造新格局

选择国内上市或回归,成为现阶段新能源“独角兽”企业展现真实估值的最佳途径之一。

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估值远高于国外,而拥有高估值的企业往往被赋予强劲地资本助推力量,通过国内资本市场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成本高的难题。

同时,“独角兽”企业可以推动行业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提升研发能力和总体竞争力,并淘汰落后产能。

北汽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汽在国内完成上市,一方面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推动公司跨越式地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成为处于快速上升期的新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从而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加速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阿特斯相关负责人也强调,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总体来说国际化程度高,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都很强,这些企业的回归,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光伏业生态圈的规范化发展,推动产业的规模效应,促成更好的产业格局。



作者:常潆木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