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莫测,海外业务成重心却遇贸易墙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协鑫集成也在不断想办法,其中主要的是开拓全球市场。
该公司之前曾表示,随着产能全球化、行业集中化不断加强,协鑫集成正实施市场重心的战略转移,重点布局海外市场,提升海外市场业务占比,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实现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协鑫集成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10.37%,占公司全部业务收入比例26.37%,并将通过收购协鑫新能源10.01%股权,利用其全球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快速提升公司的市场反应能力,配合公司的海外EPC业务,拓宽公司的海外销售渠道。力争在2020年实现海外销售占比达到70%。
也就是说未来三年,协鑫集成海外业务占全部业务收入的将从26.37%升至70%,这个步子迈得确实很大。
但是,协鑫集成今年伊始就出现“开门黑”,一季度受到美国“光伏201 法案”及印度“双反政策”的影响,美国及印度市场有效订单不足。同时,新市场的开拓及订单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公司产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导致一季度业绩出现季节性亏损。在贸易壁垒层峦叠嶂之下,未来要达成战略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业绩不佳,前景并不那么光明,协鑫集成的投资者也纷纷用脚投票。近两年,该公司股东已从21.30万下降至15.96万户,也就是说有5万多户股东选择离开。
同时,该公司股价也从2015年的19.40元/股跌至目前的4.56元/股,较峰值跌去75%。
人事巨震,不到一年为何两次换帅?
除了市值大幅缩水,今年初,协鑫集成人事也发生了剧烈变动。
今年1月,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因战略部署及内部工作调整需要,公司董事长朱共山辞去董事长职务,由总经理舒桦接任董事长;同时,舒桦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罗鑫担任。朱共山辞任后仍为公司董事。
据了解,这次人事变动,距离上次协鑫集成重大人事变动仅不到一年的时间:2017年1月18日晚,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因战略部署需要,拟推选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为董事候选人,并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担任协鑫集成董事长,原董事长舒桦辞去董事长职务,辞职后将担任协鑫集成董事、总经理职务。而这时舒桦担任协鑫集成的董事长还不到2个月。
不到一年两次换帅,协鑫集成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部分投资者也感到迷茫。
目前,协鑫集成因筹划重大事项而停牌,该公司拟通过现金购买或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一家国家专项重点支持的半导体材料制造企业,预计交易金额将达到股东大会审议标准,并对公司构成重大影响。
原标题:折腾两年股价跌掉75%!协鑫集成再次巨亏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