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利因素
(一)非技术成本有待突破
中国的光伏电价仍与国际最低电价存在一定差距。在2017年10月沙特阿拉伯北部一个300MW的光伏项目竞标中,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联合法国EDFEnergiesNouveles报出了1.79美分/千瓦时的25年长期合同电价,折合人民币0.12元/千瓦时,这是目前全球最低的光伏电价。
对比沙特阿拉伯,中国的光伏电价究竟高在了哪里?除去日照好这一客观因素,沙特政府在税收、土地、并网等方面给予的一些补助,为其降低了发电成本。
目前阻碍光伏成本下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非技术成本方面,包括征地成本、融资成本、税务以及并网成本等。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快速降低。从2016年到2017年,光伏组件的价格降幅接近21%,系统设备投资成本也下降至5元/瓦。但是非技术成本上升过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技术带来的红利。以土地成本为例,国外在投资阶段投入的土地费用并不高,主要用于支付每年的土地租金。但在国内,由于地方的土地政策不明确,税费标准执行也不统一,多年的征地费用大多都是一次性付清。
另外,国内融资成本过高也是阻碍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电站一般都需要融资,业内多是自己投资20%——30%,剩下的都依靠融资解决。2016年民营企业融资利率在7%——8%;2017年4月之后资金紧张,利率走高,年化10%的也不少见。所以降低国内的融资成本才是未来光伏产业持续降低度电成本的关键。
(二)弃光率高
2017年,全国光伏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弃光电量73亿千瓦时,弃光率6%,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在全国弃光率大幅下降的同时,作为重点区域的西北五省(区)弃光率也大幅下降,据统计,2017年,西北五省(区)全年光伏发电量407.3亿千瓦时,弃光电量66.7亿千瓦时,弃光率14.1%。
这个数据,在2016年时是这样的:2016年,西北五省(区)光伏光伏发电量287.17亿千瓦时,弃光电量70.42亿千瓦时,弃光率19.81%。
相比起来,2017年西北五省区的弃光率确实已大幅下降。但和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的弃光率仍然可用居高不下形容:2017年,新疆地区弃光率为21.6%,高居西北五省区乃至全国榜首,其他西北四省(区)弃光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肃20.8%、陕西13.0%、宁夏6.4%、青海6.2%,均高于全国平均线。
此前,国家能源局方面提出,到2020年,努力把“三北”地区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其他地区基本做到不弃光。目前看来,这一目标仍需努力,尤其是在随着光伏电站规模的持续扩大,弃光规模甚至有可能反弹。由于西北地区的弃光限电问题只是得到缓解而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加上该地区光伏电站集中,未来的消纳任务将十分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