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分布式能源行业多能互补集成优化趋势明显

2018-05-01 10:09:28 太阳能发电网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以及“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未来我国分布式能源将在多形式新能源综合利用、“互联网+”智慧能源及新电网体系中高比例运行等方面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除分布式光伏和生物质能发电之外,其他分布式能源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归根结底主要是两方面:技术与需求。在技术方面,分布式能源在发电时不如常规能源稳定,并网后对电网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多种问题,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威胁较大;在需求方面,分布式能源发电上网困难,电力消费需求较小,对分布式能源发展推动作用微弱。

有鉴于此,我国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在技术方面,将加快研发分布式能源、储能、智能微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促进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

在需求方面,推动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促进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发展,培育基于智慧能源的新业务、新业态,建设新型能源消费生态与产业体系。

新电网体系中高比例运行

未来数年,我国将分布式新能源纳入电力和供热规划以及国家新一轮配网改造计划,促进“源—网—用”协调发展,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直供与无障碍入网。

为实现新能源灵活友好并网和充分消纳,加快安全高效的输电网、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多种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互动的微电网建设,示范应用智能化大规模储能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多元化负荷接入需求的智能化供需互动用电系统,建成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新型电网体系。预计2025年我国分布式能源新型电网体系比例将达到15.6%。

图表5:2017-2025年分布式能源在新型电网中的比例(单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 来源:科技传媒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