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区块链乱象:被监管的时间表会比之前的更短

2018-04-30 08:21:27 太阳能发电网
区块链是一项技术,可以应用在各行各业,能源也不例外。能源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但从来不甘落后,新技术能提高能源产业链的效率,推动能源行业变革。大家都在找能源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像样”的实践。

野蛮生长期有多久

在没见真容的情况下,能源区块链就已经被吹嘘的无与伦比,它就像盲人心目中的大象一样被形容成了各种样子,如柱子、长矛、蒲扇、绳子.....虽然1000个盲人心中有一千头不同的大象,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在和各领域里没多少人关心合规风控,甚至对监管也不敏感。

比起传统能源行业和金融行业来,能源区块链俨然摆出了革命者的架势,他们会不失时机地秀出自己良好的基因:既有来自硅谷“改变世界,让其变得更美好”的使命感;又有布尔什维克那种“失去的只能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的大无畏精神。当两者结合起来,就赋予了能源区块链一种带有无知无畏特色的浑不吝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能源区块链目前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阶段。在这个领域里没多少人会去费心研究合规,因为在技术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不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规定都是堕落的、腐朽的,终将被技术前进的车轮碾成尘埃;没多少人会去用心研究风控,因为比起描述出的对能源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任何风险都显得不值一提,这也是风险投资密集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而这也带来了羊群效应。和能源区块链中显示出的勇气相比,传统能源领域埃克森1989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附近原油泄露后制定的种种安全制度,显得像是杞人忧天一样可笑。

至于审慎监管,对于目前的能源区块链来说更是技术盲点。如果说能源区块链目前大多是靠天吃饭的话,那么监管则是像是自然灾害一样的不可抗力。但在天灾来临前,行业更是一厢情愿地相信适合野蛮生长的风和日丽气候会一直持续到地老天荒。当然,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的限制也让能源区块链意识到这里并非法外之地,不过在具体监管规则的缺位却已经留下了一些空间。

但监管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比如四月中旬在博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回应对区块链的监管时就表示,监管方在研究数字货币怎么样能够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以最好的形式安全发展,能回避有一些可能的负面影响,使得数字货币能够更好的为经济服务,这里也包括区块链技术,也包括金融科技。

由于区块链交易发生即清算,风险传播速度将大大快于以前,在监管方已经明确表示加大风险防控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新型监管方式正在探索中,可以说留给能源区块连野蛮生长的时候已经不多了,目前无规则的红利期并不会再持续太久。

之前的互联网+被加强监管的窗口期是不到五年。互联网+金融是整个风向演变的一个缩影,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以“健康发展”的形式首次被提及以来,之后的历年依次经历了2015年的“异军突起”、2016年的“规范发展”、2017年的“警惕风险”,再到2018年的“健全监管”几个阶段。互联网+能源的进程与互联网+金融类似,不过规模要小一些,自下而上的驱动力较弱,但在两三年中也同样感受到了变化。
虽然能源区块链目前还处于不可描述的状态,可确定的是被监管的时间表会比之前的更短。对能源区块链的监管虽然不乏宽容空间,但更有针对性的则是防控底线。当然,监管在能源区块链需要担心的名单上可能还排不上号,他们更操心的是会不会在更短的时间里风口已经转向——一旦大象被从空中摔到了地下,那么长成什么样子已经不再重要

原标题:能源区块链乱象,(无所不能 文丨王亚宏)



作者:王亚宏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