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效率
当前高度集中化的发电系统中,输配电损耗较大,而公用配电事业的高度定制化与独特性也会导致效率低下和运营成本的增加。为实现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公用事业需要变得更加高效,否则面临被驱逐的风险。
随着行业由集中发电转移到采用越来越多的区域性发电,物理基础设施可以尽可能地以其最高极限运行。因此,公用事业部门可以通过较低的前期投资,维持相同的服务水平,以减少采购成本。此外,基于施耐德电气对变电站变压器进行的密切监测和分析发现,如果变压器在远低于其负载极限环境下运行,其寿命可以得到延长。
公用事业原来以销售额驱动的增长战略,并非维持业务增长的可持续战略。施耐德电气看到,全球趋势正在转移,以使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不再挂钩。这一目标可通过更加高效的运营解决方案实现。根据Jevon悖论,资源效率的提高会增加(而并非减少)该资源的消耗率 。
(三) 技术能力
海量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将无法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行为人力管理。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新增智能设备不断涌入电网,但是集成水平还不是很高,目前大多数发电和输电系统都在孤岛中运行。此外,运营商因电网的复杂性而不堪重负,网络安全级别也需进一步提升。
面对技术压力,以及来自政府及消费者在降低电价方面的诉求,配电企业需要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来简化运营并降低成本:第一,需要对网络升级和扩展的投资进行认真控制; 第二,在现有资产的基础上,实现更多价值。
施耐德电气相信,技术标准的广泛采用将保证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同时为配电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即插即用设备、网络服务、通信标准和建模协议等技术将确保信息的直接流动,这将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展望未来,纯粹的集中式基础设施将消失,以避免“单点故障”。基础设施将变得更加本地化甚至虚拟化。按需服务将主导市场。拥有自愈和自我纠正的系统将上线。届时,“白领”运营商将根据可变的环境和市场情况做出决策(与今天的股票经纪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