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地方探索扩大两部制执行范围,例如江苏去年已明确,315千伏安及以上商业用户可自愿选择两部制峰谷分时电价,或继续执行原有的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电价。
此次通知也提出,逐步实现符合变压器容量要求的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选择执行大工业两部制电价。
林伯强表示,相比于大工业企业来说,一般工商业企业符合两部制电价大容量标准的数量相对较少,效果可能会没有大工业电价那么明显,但是对符合变压器容量要求的一般工商业企业来说,将能够享受到电价降低的利好。
此外,通知还提出,全面清理规范电网企业在输配电价之外的收费项目。重点清理规范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经营者向转供电用户在国家规定销售电价之外收取的各类加价。
对此,林伯强认为,产业园区等经营者附加在电价中的额外费用名目众多且零散,对此条政策尽快落实,有助于清理各类不合理收费项目。
此外,通知还明确,产业园区经营的园区内电网,可自愿选择移交电网企业直接供电或改制为增量配电网。
实际上,目前多地正积极推进增量配电网试点,这将成为降低终端用户用电成本的重要举措。在业内看来,上述园区内电网可改制的措施给大量园区通过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来实现“正规化”提供了一条路径。
以往,我国工商业用户承担了对居民和农业的交叉补贴。政策性补贴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电力价格的形成机制,使电价不能合理反映成本。从我国一般工商业电价水平来看,普遍高于农业电价、居民电价和大工业电价。按张满英的介绍,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的水平是每千瓦时(每度)0.65元,其中居民电价0.55元/千瓦时,农业电价0.48元/千瓦时,大工业电价0.64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电价0.80元/千瓦时,一般工商业电价是这四类里面最高的。
如今,出台工商业电价改革这样的政策利好对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以此前市场化交易对大工业电价起到的降费作用作为参考案例:辽宁营口忠旺铝业2017年使用电量60亿千瓦时,全部参与了市场化交易,每千瓦时电价降低8分钱,加上输配电价改革降低1.7分钱,企业用电成本一举降低5.8亿元。可以想见,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同样能有效促进“降成本”。
近年来,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取消和降低通过电价征收的基金及附加、完善两部制电价执行方式、取消中小化肥电价优惠等。这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张满英表示,2015年以来,紧紧牵住“降成本”这个牛鼻子,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累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2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