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电改背景下的需求响应及电价发展趋势

2018-04-13 09:46:58 太阳能发电网
在电力深化改革及市场培育的过程中,逐步引入现货市场并完善实时电价的同时,需求响应与价格杠杆是齐头并进的两个抓手。

需求侧响应的主要作用在于形成波动更小的更平坦的价格曲线,然后才是形成更低的批发价格。批发价格会更具可预测性,合同价格更容易确定,所有参与者的风险都得以下降从而使得市场运转更有效。

引入实时电价并不是发达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专利,事实上,只要形成了能大致反映系统边际成本的竞价市场,哪怕是个模拟市场,就可以引入实时电价。在现有的短期竞价市场的基础上,鼓励或要求有条件装设分时表计的用户参加实时电价用户群,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向他们传递竞价市场的价格信号,作为他们的参考电价。而他们的实际结算电价将基于电网公司实际的外购平均电价进行等比例调整。如某月某电网公司的加权平均外购电(包括合同购电和平衡市场购电)价为500元/MWh,而该电网公司的实时电价用户群的平均参考电价为400元/MWh,则他们的实际月末结算电价将在原参考实时电价的基础上全部下浮20%。输配电费和功率因数调整的处理方法可参照现行的大用户直购电管理办法,辅助服务计入输配电费用。也就是说,电网公司实际上成为用户群的购电代理,真实地传递外购电成本。电网公司仍然有强烈的激励去寻求最低的合同电价和平衡电价,因为还有广大的普通用户,他们的电价受管制且调整不可能太频繁。

 

在电力深化改革及市场培育的过程中,逐步引入现货市场并完善实时电价的同时,需求响应与价格杠杆是齐头并进的两个抓手。

(一)峰谷电价在有效地调节用电峰谷差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是各地电网的峰谷差却继续在拉大,最大负荷依然在持续攀升,这是由于各地电网虽然实行了峰谷电价,但其现行的峰谷电价比不尽合理,合理的价格比应该同时满足调峰的目的和经济效益的约束。在国外,峰谷电价比一般达到5~8倍,甚至最高的达到9~10倍,而我国仅2~3倍。这就很难激励电力用户改变其用电方式实现移峰填谷。

 

(二)“十三五”时期,中国的机组容量比较宽松富余,开发电力需求响应资源是为了完善市场机制。随着电动汽车及其充换电服务网络的快速建设、蓄电池技术的日渐成熟、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如果实施合理的价格或激励机制,引导电力用户在低谷时期多用电,这将是电力需求响应的一种重要应用情形。例如,大规模电动汽车的随机性接入、退出将给电网带来一定的冲击。但电动汽车的有序充放电可以作为一种灵活的需求响应资源,来弥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可以鼓励电动汽车用户自主选择或集中在电价较为低廉的平峰或低谷时段进行充电;另一方面,鼓励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直接可控负荷,根据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充放电。

厘清电价机制,通过价格倒逼电力体制改革也是本轮电轮的核心目标。动态价格机制向时实时电价根本目标就是将生产成本及市场批发的价格信号传递给终端消费者,从而使得资源配置更为有效,同时体现出需求响应的“系统价值”。



作者:龚峰 来源:智见能源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