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领跑者废标”事件:谁在背后捣鬼?

2018-04-02 16:38:37 太阳能发电网
3月2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山西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否决了大同二期光伏领跑基地优选公示结果,并要求山西省发改委纠正相关问题,业界一片哗然。就在此次发文10天前,负责光伏“领跑者”项目优先评分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下称“水电总院”)也曾发文,紧急暂停青海格尔木、德令哈两个基

意外接二连三

事实上,规划指标8GW的第三批光伏“领跑者”此前已经历多次“波折”,先是本该2017年开标的项目拖至2018年初才启动,此后招标形态又发生了变化,在提高技术准入门槛的基础上,首次启动了技术领跑基地建设,最终确定以“10+3”(10个应用领跑基地和3个技术领跑基地)的形式招标,导致招投标时间更加紧张。

水电总院在暂停青海省德令哈、格尔木两个领跑者基地的通知中称,“在确认格尔木、德令哈领跑基地是否按省政府相关文件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明确能否落实基地申报相关承诺之前,暂停两基地企业竞争优选等工作,相关申报材料依法依规予以封存”。其后不到10天,青海省于3月26日发文“暂缓征收土地税”,意在配合“领跑者”基地相关工作。据智汇光伏统计,2017年11月至今短短4个月间,青海省已就是否征收土地税,在红头文件中变更说法达3次之多,土地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并不是只存在于光伏行业,政府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服务于行业发展,但“朝令夕改”的现象频出,着实让行业和企业“心有不安”。

事实上,不仅第三批“领跑者”基地在招标阶段即频现意外,规划指标为5.5GW的第二批“领跑者”基地同样推进缓慢,据记者多方了解,在建设过程中,仅仅有两三个基地的实际推进速度与计划进度一致,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的并网节点之前,基地并网容量未过1/2。

“主要是用地问题,以及与政府配合度的问题。”某基地不愿具名的项目牵头人不无焦虑地告诉记者,“一是地形复杂导致建设成本太高,企业收益率受损较大。二是土地性质不明确,农用地、林地权属不清,返工、阻工多有发生。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而政府支持与否在基地的推进中起到关键作用。四是在前两期基地实施过程中,土地补偿纠纷时有发生,价低了,地征不来,价格高了,企业负担不起。”

“从前两批基地的实施情况看,加强政府承诺守信,降低投资企业负担将会保证‘领跑者’基地顺利实施和整个光伏产业的进步。”某勘测院总图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的最根本任务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光伏“领跑者”计划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直接影响我国光伏产业走向。

光伏“领跑者”计划现已推出3年,从首批1个项目的“一枝独秀”,到第二批8个项目的“遍地开花”,再到第三批13个项目展开白热化的“优中选优”,此项计划被寄予厚望,这种厚望不止来自光伏行业本身,还来自于我国清洁能源转型及能源结构优化的国家级大战略。

“领跑者基地建设与行业发展核心目标紧密贴合,是光伏技术经济性提升、成本下降、市场机制改进的有益探索和关键支撑。”水电总院副院长易跃春此前曾公开表示,光伏产业将通过技术进步和平价上网,最终实现从补充能源、辅助能源向替代能源和主力电源的跃变。

按照国家能源局相关要求,第三批“领跑者”基地应于2018年3月31日前完成竞争优选,于6月30日前全部开工建设。但从招标阶段就“状况百出”的态势看,第三批“领跑者”能否成功“领跑”,仍是未知数。

截至记者发稿,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10个招标项目中已有8个公示中标结果,共涉及38个项目,而上述青海两基地何时重启招标仍无定论。



作者:董欣 姚金楠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