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主管官员:不知道、不参与
评标结果是否确为大同市自行权衡的结果?其他相关方对相关情况是否知情?
当记者拨通山西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电话时,得到的回复是“这个你要问大同市发改委,前因后果我们不掌握。”山西省发改委新能源办公室程志刚则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的要求调查,需要和领导汇报。”当记者进一步问及调查工作将着眼于哪些环节,程志刚的回答仍为“需要先请示领导”。
省里无法给出明确答复,大同市又作何回应呢?翻看大同市的优选方案,为确保基地如期建成,市政府组织成立的光伏发电领跑基地领导组办公室就设在大同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委主任王明生兼任。记者拨通了王明生的电话,得知采访内容事关大同二期领跑者招标,王明生给出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个事,我不参与”,随即挂断电话。
△采访录音。音频共有两段,第一部分为大同市发改委主任王明生采访,第二部分为山西省发改委新能源办公室程志刚采访。
与此同时,记者多次拨打负责组织优选评分的水电总院相关人士电话,但一直处于通话中或无人接听状态。
企业:评选过程跟企业没有太大关系
官方三缄其口,相关企业则给出了一些关于招标情况的零星说法。
有不愿具名的中标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评选过程跟企业没有太大关系,企业进行申报,相关部门组织评选,并没有一个渠道告知申报企业在哪个分项得了多少分。“拿我们公司来说,也是看到公示结果才知道入选,看到国家能源局的发文才知道中标结果作废。”
作为山西本土企业,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并未参与二期项目的申报。公司总经理杨立友透露,“一期项目招标时,我们努力过,但是没有中标。因为当时的评分比较重视过往业绩,我们和大型国企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同时,他也表示当时的评分由水规总院在北京进行,“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细节,企业并不知情”。
记者联系多家参与“领跑者”招标的企业,均不愿就此事做出评价。行业专家道出其中缘由:按照国家规划,每年国内地面光伏电站指标仅20多GW,其中“领跑者”占8.5GW,占比高达40%以上,“领跑者”是行业必争之地,企业的人不愿意出来说,也多是敢怒不敢言,怕得罪相关方,影响以后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