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用五到十年时间, 打一场空气环境生态脱贫攻坚战

2018-03-06 21:00:33 太阳能发电网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就“发挥我国政治体制优势 打一场空气环境生态脱贫攻坚战”的话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刘汉元代表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建议让光伏产业在市场化机制下发展,摒弃用指标压制发展规模的管理思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发展四十年,但光伏指标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依然存在,指标如何合理分配不仅让各级能源部门累得不可开交、焦头烂额,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双轨制”并存更滋生了大量权利寻租和腐败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短期内再去加指标的老路子,既无必要也不合理,更不符合改革开放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建议摒弃用指标控制发展规模的旧思想,充分尊重市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用市场化机制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推广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促进更多购电方和发电方直接市场化交易,促使光伏电力消纳和去补贴的完成。此外,建议通过竞争性招标的方式,让企业充分接受市场考验,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并引导产业向规模合理化方向发展。

  二是建议全面清理并减免光伏行业的各种税费。作为绿色电力的光伏发电,理应成为国家充分鼓励和支持的重点产业。因此,针对光伏发电行业特性,建议明确全部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其附加,因为对于这个与我们的身体健康、环境安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的产业,对于这个作为打赢“环境扶贫”、“空气扶贫”攻坚战主力军的产业,国家完全有必要、有理由为它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提供一条绿色发展的通道。同时,呼吁国家实施全面减免从光伏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到光伏发电各个环节的相关税负,从总量上计算,这部分税费也并不会对我国当前财政收入造成大的影响。

  三是建议通过市场化机制或者政策性措施解决光伏补贴资金问题。市场化机制方面,建议全面推行碳税政策,同时辅之以“绿证”制度。按我国每年消耗40亿吨煤炭计算,燃烧这些煤炭将排放100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如对每吨二氧化碳征收10-20元的碳税,我国每年可征收1000-2000亿元资金,将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问题。此外,通过收取碳税还能进一步增加碳排放成本和费用,从而促使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费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雾霾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如果在当前减税轻负的大背景下,不适宜立即开征碳税,只要以足够的高度去认识,我们也能够从现有财力里作出有效安排,通过政策性措施予以应对。从2008年至今,国家为防止污染气体排放,已为煤电脱硫、脱硝补贴了10年时间,投入了超过一万亿元资金。而光伏产业作为关乎全国人民呼吸健康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更应该、更有理由在一段时间内扶持它的发展,我国财政也完全有能力支撑其峰值时每年1000-1500亿元的补贴金额。因此,无论运用市场化机制还是政策性措施,我们都有能力、有条件解决补贴的资金来源问题。



作者:太阳能发电网 来源:太阳能发电网 责任编辑:jianpi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