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2017年,中国光伏迎来十年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全年新增装机首次突破50GW大关,连续5年再创新高,“6·30”重要节点后不复断崖式下跌局面,全年稳健向前,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装机目标。 “走出去”,重塑世界光伏格局,成为全球光伏产业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5“技术碾压”时代来临
中国光伏行业于2017年正式步入“技术碾压”时代,先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多晶硅、硅片、晶硅电池、组件、逆变器等产品上突破明显。黑硅技术、PERC技术成为当前电池片企业技改主流;各大企业加速布局N型电池领域;HIT电池加速产业化;组件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也在加速。
首次推出国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实现“中国造”。金刚线切多晶取得重大突破,有望给多晶技术路线乃至晶硅阵营带来深刻变革。IBC组件电池效率达24.13%,成为高效电池的研发新的里程碑。
高效单晶PERC双面技术开启新时代,异质结技术将发电量提升至44%,环欧“X”系列开启国企步入家用光伏市场新纪元,分布式智能逆变器,实现了分布式应用场景全覆盖……
短评
整个2017年,中国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先进技术产业化也在加速推进,但整体来看,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全球领先水平。
2018年,高效产品需求增大将倒逼技术进步加速创新升级,需求市场转向高效产品将是大势所趋——技术创新再突破,箭在弦上。
6户用光伏元年 现“全民光伏”盛景
2017年是真正意义上户用光伏的启动元年,全年呈现燎原之势,从大型光伏企业到小型经销商,从东南沿海到东北大地,呈现“全民光伏”的热闹景象。2017年前三季度,分布式新增装机量达到15GW,同比增加约400%。
各省纷纷出台各种利好政策,浙江省“百万家庭屋顶光伏工程”、江西省“万家屋顶”、山东省“千万屋顶”等相继出现。“分布式光伏交易试点”或将适时启动,向电改要红利。
短评
户用光伏引发各路企业、各种资本争先涌入,抢占先机。
由于户用光伏面向广大群众,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光伏的接受程度和整个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热潮之下,“谨慎推进、标准先行、注重安全、品质保证”仍是行业主流声音。
当前,尽快完善户用光伏标准,充分发挥其引领、支撑作用,提高家庭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实为必修课。
7“走出去”呈现“引燃效应”
中国光伏的出海之路呈现出“引燃效应”,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厂,产品销售至180多个国家,沿“一带一路”精细布局,中标全球最大光伏电站项目……成为无可争辩的光伏增长引领者,在清洁能源的全球布局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与此同时 ,光伏国际贸易壁垒趋于常态化,为了保持光伏在能源革命中的竞争力,全球主要光伏市场贸易壁垒高筑者比比皆是。
2017上半年,美国启动201调查,欧盟出现“价格承诺”与“地板价”,土耳其光伏反倾销终裁结果不利,韩国多晶硅双反复审进行中,光伏出口市场瞬息万变。
短评
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呈现去中心化趋势,过度依赖单一区域的市场格局已不复存在,新兴市场呈现“需求分散,精细开拓”的趋势。
尽管光伏产品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也不利于整个光伏产业整体健康、均衡发展,应对不利恐将对我光伏产业形成围堵,但中国光伏实力不容小觑,全球化布局正持续提速。
8导入绿证 探路配额制
2017年2月,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酝酿多年的绿证自愿认购政策重磅出世。
全国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并非新事物,是十几年来国际通行做法。过去几年,受益于补贴政策,中国的新能源装机容量雄冠全球。但随着补贴资金缺口增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企业濒于资金链断裂边缘。
绿证一方面可以补充财政补贴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绿证强制配额交易积累证书核发、交易组织、资金监管等工作经验,为未来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交易奠定工作基础。
短评
作为化解可再生能源补贴不足的有效手段,绿证不止是情怀,更肩负重任。但新事物成长路径必有波折,业内认为尚需根据绿证2017年的实施情况,在2018年把绿证与非水可再生能源强制配额制结合起来,以充分调动供需双方积极性。
政策再好,执行才是关键。在绿证实施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和电力证明的真实性,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如何卖绿证、有无奖励、交易平台成本、如何防止交易过程中的人为炒作等亟需明确细化。
9全球格局转换 催生“私有化”
纵观2017年中国光伏市场,全球光伏格局进一步重塑,中国光伏企业“私有化”浪潮扑面而至。
2017年年初,风头正盛的光伏龙头企业天合光能宣布正式私有化,涉及私有化交易耗资超过11亿美元。
随之,更多光伏龙头企业步其后尘:2017年11月,晶澳太阳能宣布私有化,随后一月,阿特斯也宣布私有化。
短评
中国光伏企业密集“私有化”的背后,一方面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光伏企业价值严重低估,而中国资本市场则非常重视光伏企业。
另一方面,则传达出全球光伏市场格局出现转化,欧美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中国市场重要性更加凸显,新兴市场开始崛起。
尽管“私有化”的路途不会一帆风顺,但中国光伏步履正日益铿锵。
作者:董欣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