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天空,清静高远,站在云南昭通大寨子乡雨霏村尖山山顶,放眼望去,一块块“蓝莹莹”的太阳能光伏板沿着山势整齐排列。昭通宁边光伏电站的负责人詹正旺向记者介绍,尖山海拔在3000米以上,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经济条件比较差。宁边光伏电站在这里投产后,对于优化本地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经济状况等都具有十分重要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资料显示,随着国际上光伏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国内领跑者先进技术指标已从16.5-17%调高至17-17.8%,市场对技术创新的要求更加严苛,技术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对于太阳能新时代下的光伏企业来说,只有继续加强研发,持续投入技改,才能长远保持核心竞争优势。重压之下,中国光伏产业向世人展现了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新能源微电网、移动互联网APP-绿信、智能飞控设备、智能运维中心……一项项光伏创新技术和产品正在源源不断地从图纸走入现实。
“中国光伏产业充分地诠释了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王斯成称,21世纪初,中国光伏还处于简单引进设备,加工出口的阶段,被称之为“三头在外”(多晶硅原材料在外,制造装备在外和市场在外)。而今天,我国的多晶硅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自给率超过50%,国内光伏制造装备的90%已经国产化。在光伏制造技术上,中国已经超越了全球所有发达国家。
“创新是产业发展永恒的课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驱动力。”王勃华强调,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才能实现光伏产品和光伏发电成本的不断下降。只有持续投入技改的企业,才能长远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借势前行:“走出去”蹄疾步稳
2016年11月,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全球近200个国家共同达成这一协定。伴随协定生效,将带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投资需求,而光伏作为最自然的选择,必将成为各国政府替代传统能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的光伏企业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及平价优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欢迎。
“熊猫电站是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的首个落地项目。”熊猫绿能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原介绍,在2017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熊猫电站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项目清单。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在菲律宾、斐济、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熊猫电站,为各国提供一揽子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约20 家光伏企业在全球近20 个国家开设工厂。其中,中国硅片的主要出口市场正在由中国台湾向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市场转移;组件出口市场则正在由欧美日成熟市场转向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中国光伏产品对单一地区过度依赖的市场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
“光伏产业是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张崭新名片。”王勃华称,中国光伏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产业链配套齐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拥有丰富的大工业生产组织和管理经验,同时,生产技术的领先促使生产成本持续下降,这些都有利于中国企业大规模地争取国际市场。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还存在着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王斯成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制造业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中国的光伏产品每年可以为国家赚取近200亿美元的外汇。在国家促进光伏企业海外投资利好政策的引导下,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将会迎来更多市场增长空间。
舞中国梦想,扬希望风帆。党中央为光伏产业描绘出了美好的“中国梦”。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走上“梦圆中国”的康庄大道。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光伏产业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光伏从“应用大国”到“出口强国”的梦想必将变为现实。
作者:杨迪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