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证交易为啥受冷遇?

2017-09-05 09:34:39 太阳能发电网
  全国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自愿认购交易正式启动自7月1日开始,至今已运行逾两个月,截至9月1日上午10点30分,累计已有1383名认购者。然而记者统计发现,众多鲁企对已经上路的绿证交易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累计风电挂牌量和交易量均为零。  首批参与绿证交易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接受记者采访时
  全国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自愿认购交易正式启动自7月1日开始,至今已运行逾两个月,截至9月1日上午10点30分,累计已有1383名认购者。然而记者统计发现,众多鲁企对已经上路的绿证交易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累计风电挂牌量和交易量均为零。

  首批参与绿证交易的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证交易要考虑买卖双方的诉求,是一个综合博弈的过程。

  “绿证有政府补贴托底,如果想提高交易双方的积极性就必须增加绿证的附加值。比如与绿色制造结合,规定申评绿色制造的企业使用的电力必须是绿电。”2日下午,国内低碳领域知名专家汪军对记者如是分析道。

  山东市场交易遇冷

  绿证,记录了特定的1000千瓦时上网电量是来自全国哪个陆上风电场或光伏集中电站,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也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7月1日,绿色电力自愿认购交易正式启动,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申请绿色电力证书,若项目合规则按照一兆瓦时的标准自动同步到交易平台,不足一兆瓦时的电量转到次月核发。

  核发后可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出售,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均可认购。

  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7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5%。去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3.3%。足见能源结构正呈现清洁化、绿色化趋势。这一背景下,我国绿证交易开始探索上路。

  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6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20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共核发了230135个绿证,绿证表征的上网电量共23013.5万千瓦时,所获绿证项目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河北、新疆等6个省份,合计装机容量112.5万千瓦。截至9月1日,绿证总核发量超过749万个,但交易量不足2万个,仅占总核发量的约2.6‰。

  山东企业热衷于拿证,却冷落挂牌和交易。根据绿证认购平台的数据,截至9月1日,山东累计风电、光伏核发量分别占全国的8.4%、8.7%;累计风电、光伏挂牌量分别占全国的0和2.5%;累计风电交易量为零。

  其中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绿证自愿认购交易平台,累计光伏交易量山东排名第一。冷落风电的鲁企缘何独爱光伏?知情人士表示,风电和光伏交易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现状是,绿证绝大多数来自于风电,涉及94个风电场,均价在200元左右,而光伏只有8个电站参与,且价格相对昂贵,在600元-772元之间。以8月29日当天的成交量为例,风电最高成交价193.61元;光伏最高成交价达670.6元。

  买家难获实质利好?

  然而,在山东之外,绿证交易却受到一部分企业的追捧。记者梳理市场交易数据发现,一个多月内,购买绿证的企业有40余家,相当于每天就有一家企业购买绿证。其中,购买绿证数量超过1000个的企业高达5个。此外,有千余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环保人士、企业家等个人购买绿证。

  作为绿证交易的见证者,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区域发展部经理董琳琳对记者介绍说,其公司一次性购买了100个绿证,“核算了一下,这部分绿色电力超过公司一年的办公用电,可惜不能二次交易,我们的行为更多是在承担推广新能源的社会责任。”

  位于青岛的中科煜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并未在绿证启动会上公布过其购买意向,但会后通过在线支付方式购买了10个绿证,行动可谓低调。记者试图采访,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并未对其举动进行回复。

  “绿证是自愿认购,且认购后不能二次买卖,不可以抵消电费,据说明年起才会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制,所以目前观望者居多。”9月1日中午,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名对绿证持续关注的张姓工程师如是表示,这也折射出绿证目前并不受待见的企业心态。 


作者:初磊 来源: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