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逆变器龙头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后来居上的电站系统集成业务
阳光电源上市后的财报显示,2011-2012年,该公司的光伏逆变器业务每年的营收占比维持在90%上下,营收结构风险高。于是,其降低营收结构风险的首个举措,便是在2013年渗入电站系统集成领域,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运营以及转让等业务。
进入电站系统集成领域对于阳光电源而言,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其一,开展新业务可直观地给公司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分散逆变器业务极高的营收占比;其二,光伏逆变器是电站系统中的重要配件,阳光电源生产的逆变器可直接用于电站建设中,从而助力逆变器出货量的提升。
今年上半年,上述优势已经出现。
阳光电源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解小勇向记者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完成并网的装机容量接近1.2GW,其中约300MW在报告期内新增完成。下半年,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电站项目将完成建设,上半年的增长势头可得到延续。”
去年同期,阳光电源累计完成并网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仅约590MW,不足今年上半年的一半。因而,同期对比下,该公司电站系统集成继续维持高增长——其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前六个月实现18.3亿元的收入,同比去年增长约53%。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在中期报告中披露,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并网的光伏电站全部实现光伏逆变器自给,这也保证了报告期内公司逆变器出货量的增长。
其实,光伏逆变器生产商“EPC+产品”的模式早已出现,其典型代表为特变电工(600089.SH)。国际知名咨询信息公司HIS今年公布的2016年全球光伏电站EPC排名显示,特变电工2016年光伏电站EPC排名位居第一。庞大的装机容量更是提升了特变电工光伏逆变器的产销率。2016年该公司光伏逆变器产销率为96.35%,接近满产,且其当年的出货量攀升至全球第七位。
自2013年阳光电源开展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后,该业务的发展速度惊人。当年上半年,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便迅速瓜分约37%的总营收入比重,改善了营收结构。2014年,该项业务营收比重超越光伏逆变器,跃居成为第一大主营收入,并延续至今。
电站系统集成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为阳光电源带了光伏电站发电收入。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光伏电站发电收入4337.7万元,填补了去年同期的空白。
尽管与光伏龙头企业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阳光电源在手电站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丰厚。兴业证券分析师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预测,“阳光电源在手扶贫项目涵盖安徽、山东、湖北、江西、河北5省,总装机容量超过470MW,全部并网后每年可直接带来的发电收益超4.6亿元。”
放置“鸡蛋”的其他“篮子”
解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确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尽管光伏行业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发展。”
放置鸡蛋的其他“篮子”所指储能、电机控制器业务等新兴业务。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与电机控制器的业务营收实现翻倍式增长,同样成为中期报告中的亮点。
中期报告显示,今年1-6月,阳光电源储能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258.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约279%;电机控制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38.1万元,同比去年增长约143%。
储能逆变器业务凭借接近3倍的营收增幅更是吸睛,阳光电源布局储能业务可追溯至2014年8月。2014年8月14日,阳光电源与三星SDI于安徽合肥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储能系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家合资公司便是后来的阳光三星(合肥)储能电源有限公司(下称阳光三星),距离阳光电源公司总部的直线距离不到7公里。
去年7月,阳光电源宣布其与三星SDI合作的2000MWh电力储能设备产线首期实现投产。且今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的储能逆变器SC250KU顺利通过美国UL认证,属国内同类产品首次,意味着该公司的储能逆变器打开了进入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绿色通道。此外,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显示,阳光三星以接近25000Kw的装机规模成为去年国内最大的储能系统供应商。东北证券分析师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随着储能技术的推进和成本的下降,国内储能市场空间有望不断打开。”
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俨然已经成为公司未来不可忽视的成长潜力股。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储能成为必须,其用途广泛。“此前,制约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电池价格过高,不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电池价格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另外,近年来国内锂电池行业大热,新建项目增多,这些项目的产能将会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释放,储能的利润点很快就能到来。”
鉴于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阳光电源预计到2020年,其储能业务的营业收入或将达到10亿元。解小勇对记者表示,“我们对这个行业给予了厚望,所以接下来会加大投入。”
以光伏逆变器业务引以为傲的阳光电源,这一核心业务正在遭受其他企业的挑战。该公司上市以来公开的财报显示,“穷”则思变下,电站系统集成业务、储能逆变器业务、电机控制器业务相继进入视线,成为这家曾经近九成主营收入来源依赖光伏逆变器业务的龙头企业所做出的改变。但新业务能否持续发挥增长动力,还有待其未来的表现。
(实习记者胡颖君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曹恩惠 来源:界面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