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发电量数据。
7月份,全国发电量60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1-7月累计发电量35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分析,7月份发电量增速较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夏天特别炎热,空调耗电增加;二是钢铁、煤炭、有
火电同比增长10.5%
国家统计局同时公布了分品种的发电数据。
7月全国火力发电量4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1-7月累计发电量265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
7月份,全国水力发电量1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1-7月累计水力发电量585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4%;全国核能发电量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1-7月累计核能发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1%。
同时,新能源发电增速维持高位。其中,7月份全国风力发电量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全国太阳能发电量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
从分品种的发电量来看,火电高达10.5%的增速引人关注。不过,8月14日,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等16部门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一揽子的煤电控制新政,有可能为当前火电的快速发展降温。
国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专门提出了煤电去产能的概念。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求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停建和缓建煤电产能1.5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0.2亿千瓦以上,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4.2 亿千瓦、节能改造3.4 亿千瓦、灵活性改造2.2 亿千瓦。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具备条件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10 克/千瓦时。
上述官员透露,目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具体到项目层面的2017年煤电去产能实施方案。
“尽管7月份风电和光伏发电增速分别在10%和20%以上,但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总体规模比较小,对发电结构的改善作用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显。”林伯强分析。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此前曾介绍,新能源发电中存在的弃风弃光问题得到明显好转。缓解弃水弃风弃光问题是列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上半年弃风率、弃光率分别下降了7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
林伯强分析,尽管新能源发电的弃风弃光问题有所缓解,但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善。在整个电力供应偏向宽松甚至过剩的情况下,并不占据成本优势的新能源发电还要去与煤电争夺生存空间。新能源发电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此外,相比国网能源研究院对今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乐观估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估要更为保守一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增速与去年大体持平。若全国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将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略高于5%。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