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让太阳能产业绽放耀眼“光”芒

2017-08-14 10:00:39 太阳能发电网
  近日,汉能联手摩拜单车,在共享单车车筐里装上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成为“移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合作的典范。持续流淌的绿色电力“仰仗”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进步。一如阳光普照大地,所及之处,无不涌动希望。   于能源领域而言,毋庸置疑,这“光”促使能源利用变得更便捷、更绿色、更智能。
  近日,汉能联手摩拜单车,在共享单车车筐里装上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成为“移动能源+互联网”创新合作的典范。持续流淌的绿色电力“仰仗”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进步。一如阳光普照大地,所及之处,无不涌动希望。

  于能源领域而言,毋庸置疑,这“光”促使能源利用变得更便捷、更绿色、更智能。如何摆脱过往定式的枷锁,通过技术创新更加巧妙地利用这“唾手可得”的“希望之光”,让太阳能产业绽放耀眼“光”芒?能源人颇费思量。

  太阳能电池雨天亦可“展身手”

  太阳能电池在暗环境发电效率低、甚至不发电,这一直是行业难题。针对这一痼疾,多年来,国际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仍未见明显起色。

  转机来自中国。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唐群委团队和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培志团队,联合研发出可在雨天发电的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不同方法研制的石墨烯性能有差异,且石墨烯的透光率并非100%,以至于正常光照时的电池效率,比没有石墨烯的电池效率有所降低,这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经济。

  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研究人员采用了杨培志团队研制的石墨烯,在柔性太阳能电池上通过热压技术组装完成了相关实验。

  实验过程中,围绕石墨烯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的合理耦合这一需要探索和创新的课题,研究人员使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模拟雨水,助力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大约100微伏/滴的电压和0.5微安/滴的电流输出以及6.53%的光电转换效率,使太阳能电池在雨天也可发电。

  显然,在雨量充沛但太阳能资源不够丰富的地区、酸雨多发地区以及岛礁供电和海上航行等领域,这项技术都能派上用场。

  谈及未来趋势,唐群委信心满满:“太阳能电池雨天发电不是最终目标,研发‘全天候太阳能电池’才是终极理想,未来的太阳能电池有望在阴、雨、雾、霾等任何天气情况下发电。” 

作者:曲艺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