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陷“边建边弃”怪圈

2017-06-07 08:36:19 太阳能发电网
  新能源从上世纪诞生之初就自带光环,受到各界追捧。进入新世纪,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更是竞相发展新能源项目,中国当然不甘落后,在光电、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建设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而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中企“走出去”行动中,新能源技术、产品出海也是一大亮点。然而,大好局面也掩盖不了存在的问
 
  道阻且长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弃风、弃光等问题关乎电源系统的布局、结构、输送通道以及就地消纳和整个电网平衡的问题,问题虽多,但各方都在不断努力,期待尽早解决新能源发电消纳难题。

  目前,为了能够在更低负荷下运行,便于更加灵活地参与电网调峰调频,国家能源局已经开始对部分燃煤机组进行改造。抽水蓄能电站和气电调峰机组也都已经开始建设,“国家规划 2020 年前完成2.2 亿千瓦的煤电灵活性改造,力度很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说。

  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发展部副主任张正陵在该公司今年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家电网率先试点弃风弃光跨区现货交易,充分利用现有通道裕度,累计组织交易近1000笔,外送电量18.5亿千瓦时。此外,还在东北积极推动辅助服务市场,提高煤电企业参与调峰的积极性。东北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已增加新能源发电量 6亿千瓦时。

  作为我国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的地方之一,甘肃省一方面在省内启动双级高端调试,缓解河西新能源输电通道受限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新能源外送,与其他省区市开展跨省交易,期待以“内调外送”的方法使新能源弃风弃光率大幅降低。

  在各方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消纳难题正在化解。今年 1 至 4 月,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消纳风电、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 24%和 77%,弃风、弃光率同比分别下降 7.2 个和5.3个百分点。虽然新能源消纳局面短期内有所好转,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仍然突出。

  “解决我国新能源消纳问题,需要在技术和机制上加快推动实施一些关键措施。比如,加快调峰能力建设、外送通道建设、现货市场建设及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加快电能替代等。”张正陵表示。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必须从供给侧各方进行统一协调、共同发力。从政策上来说,国家可以使用阶梯电价进行调节,使电厂可以根据电价的不同调节生产,同时还应完善顶层设计,避免盲目大规模建厂。从技术方面来说,应尽快补齐特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的短板,构建与全国电力大市场相适应的输电“高速路网”。从需求侧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用电需求。

作者:范丽敏 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