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陷“边建边弃”怪圈

2017-06-07 08:36:19 太阳能发电网
  新能源从上世纪诞生之初就自带光环,受到各界追捧。进入新世纪,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更是竞相发展新能源项目,中国当然不甘落后,在光电、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建设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而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中企“走出去”行动中,新能源技术、产品出海也是一大亮点。然而,大好局面也掩盖不了存在的问
  新能源从上世纪诞生之初就自带光环,受到各界追捧。进入新世纪,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更是竞相发展新能源项目,中国当然不甘落后,在光电、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建设方面都位居全球前列。而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在中企“走出去”行动中,新能源技术、产品出海也是一大亮点。然而,大好局面也掩盖不了存在的问题。在国内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着一边是大规模建设,一边是生产出来的电却无法消纳、“边建边弃”的怪圈。

  “目前,新能源消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是,新能源消纳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暂时困难,也是技术性挑战,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要求,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浪费惊人 遮蔽下的利益之争

  新能源消纳问题,其实与新能源快速发展相伴产生,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去年,中国浪费的风电可以供一个大城市用一整年,可谓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

  再来看看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弃风电量为497亿千瓦时,较 2015 年的 339 亿千瓦时上涨 46.6%。其中,甘肃弃风率43%,弃风电量 104 亿千瓦时。与弃风现象同样严重的是,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新疆等光伏装机大的省份弃光率居高不下,面临新能源消纳难题。

  “去年,在经济新常态下,电力需求明显下降。”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经济新常态使电力供需平衡这一促进电力发展的基本矛盾正在发生转变,由长期以来的以供应不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需求不足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电力市场需求不足之时,各地扩大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惯性却仍然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从表面上看,造成弃水弃风弃光问题的原因是由于需求不足,但深层原因其实是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长期协调不好的结果。

  “现行的电力系统是以常规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电力运行系统,是哪儿有需求就在哪里建电厂,而新能源则是以供为原则建厂,也就是哪里太阳辐射量多、哪里有足够大的风力,就在当地建光伏、风力发电厂。此外,不论是从技术、基础设施、电力市场特性还是行业管理上,新能源与传统电力系统都存在不协调问题。”业内人士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企业、地方政府的利益与更高层面的社会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还存在利益难以平衡和社会承受能力有限等问题。
 

作者:范丽敏 来源: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