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失败的十字路口,“光伏领跑者”该如何推进?

2017-05-11 19:01:21 太阳能发电网
  从兴起到无序,光伏领跑者走到了成功与失败的十字路口。如何收尾目前的项目、“超级领跑者”如何推进?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大同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数几个冠以“煤都”称号的城市,但是随着煤炭产能的严重过剩,同时能源转型不断加速,大同煤炭的光芒正逐渐变得暗淡。然而,在大同煤炭逐渐势微的同时,大片的光伏电池板却在采煤沉陷区上铺
  土地隐忧

  记者从中标大同领跑者计划项目的几家企业了解到,中标企业通过抽签分到项目所使用的土地,但是各家的情况并不相同,原地使用者对土地用于光伏开发诉求不一致,有高有低,外部条件不尽相同,给项目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通常在规则的土地上,只需要用一圈围栏将光伏电站围起来就可以,但是有些项目的土地情况并不好,于是受限于条条块块的土地,围栏的数量大幅增加,电缆的长度增加,而且总的用地量也增加了,这样到最后整个的项目投入就会增加。

  一般来讲,领跑者计划的好处是整个流程操作比较规范,整个边界条件也很清晰,土地的租金和税费、电网的接入等在普通电站中老大难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事实上,这也是申请领跑者基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承诺不能弃光限电,优先保障电力接入,明确土地税费和租金等等。”李磊告诉记者。

  而且,由于PERC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组件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就给领跑者计划竞价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边界条件容易确定,企业对于自身的成本也就更加明晰,这也是2016年“光伏领跑者”计划竞价如此激烈的原因。

  但是在招标之后,政府的承诺能否兑现呢?如果不能兑现,那么许多的压力将会全部转移到企业身上。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按照承诺,土地应该由政府牵头来完成所有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土地的难题很多都转嫁到了企业身上,政府在规划上的支持显得有些乏力。

  “2016年,我们中标的领跑者项目中某个项目在土地上就遇到了一些阻力,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实,工程无法开工。”一位不愿具名的领跑者计划项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某些地区整个领跑者项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土地的权属、利益协调等等在之前都没有做充分的论证,在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工作的时候急于进行招投标工作。“接下来的领跑者项目还是需要更加完善的规划,可行性要有充分的论证,具体能不能落实,有没有相关利益方的意见,这些都十分重要。如果前期工作做的不好,项目的可操作性就会大大降低。”上述知情人士补充到。

  不仅国企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作为民企的正泰新能源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陆川对记者说:“2016年几个领跑者基地准备仓促,进场时发现可用土地面积远不能满足项目需要,对于项目成本投入造成负面影响。在领跑者竞价一场激烈的情况下,任何很成本上的负面影响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回报,进而动摇企业对于领跑者项目的信心。”

  事实上,土地问题往往涉及民生,需要和众多的民众打交道,如果前期规划没有做好,企业在后面会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对于光伏电站土地的治理和改造,相应的土地政策有时候并不能在地方得到解决,会涉及到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土地使用的要求。

  截至目前,“光伏领跑者”计划已经经历了两批项目释放和建设,成绩也好,问题也罢,都会让人去想一个问题,领跑者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怎样去定义“光伏领跑者”计划。


作者:李帅 来源:能源杂志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