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国莫哈维沙漠装机392MW的Ivanpah塔式光热电站已成功投运3周年之久,但自其建设和投运以来,围绕其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的影响的争议从未停止,其引起的烧鸟问题更是受到了多方关注,而项目方也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鸟类的影响,包括使用技术先进的摄像机、雷达和音频系统帮助检测、监控和制止鸟类在
镜面清洗废水水质简单,该部分废水自流至地面后作为地表植被灌溉用水,可增加区域植被的水分供给。
电站管理服务区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自行处理达标后,作为站区道路降尘及绿化用水。电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可由企业委托清洁单位运送到当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冷却塔排污水经废水管网收集后送至当地原有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经处理水质合格后回用;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少量含油废水,经主变压器下的储油池收集后再由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主变组附近的事故油池,经油水分离后对可利用油进行回收,其余部分输送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3.固体废弃物问题:生活垃圾、废弃的产品以及设备、事故状态下的废油和废油抹布等。
应对措施:1)生活垃圾:电站服务管理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宜采取分类收集、集中收集、统一处置的控制对策,实行固体废物分类回收,严禁垃圾混合。此外,还应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及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的管理,规范固体废物的收集、存贮、运输、填埋等处理、处置环节,避免乱堆乱弃。生活垃圾经建设单位收集后定期由当地环保部门统一处理。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先存放在项目方自建的固体废物库中,后由项目的供货单位负责回收利用。废玻璃等可由废品收购站收集。
3)危险废物:设备检修产生的维修垃圾(包括废油及污染油布)属危险废物,要使用密闭铁桶暂时贮存,做到完好无损且材质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废物容器外按要求贴有相应的危险警示的标志;并建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等管理制度;一些危险废物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置。
废导热油集中收集后由相关企业妥善回收。
4.噪声污染问题:光热电站内的变压器、给水泵噪声和交通噪声。
应对措施:1)设备噪声达标处理:首先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在设备招标中向设备制造厂家提出噪声限值要求,要求供货厂商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减噪措施,如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音、隔音措施,排汽口加装消声器、泵类等噪声大的设备加壳或室内布置等措施。
其次,平面布置时充分考虑产噪设备的布置,各种工业噪声源必须配备降噪设备和措施,严格控制厂界噪声水平,并定期检查。所有转动机械部位加装减振装置,减轻振动引起的噪声。
2)绿化林带降噪:绿化林带的建设除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外,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业及交通噪声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设置绿化林带,电站区围墙周围栽种树木,乔灌结合,利用树木的吸声、消声作用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
5.电磁影响:升压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对站址周围电磁环境影响。
应对措施:根据已投运变电站的实测资料、规程要求,确定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和对构、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频电场强度水平控制在规程范围之内。
以青海省海南生态太阳能发电园区涉及的330kV升压站、110kV升压站为例,根据已投运变电站的实测资料、规程要求,确定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和对构、支架高度要求,使工频电场强度水平控制在规程范围之内,即:330kV和110kV配电装置内离地、配电装置围墙侧(非出线方向),离地1.5m工频电场强度满足规范的要求。变电站围墙处及其以外区域工频电场强度不大于4kV/m。输电线路方面,设计时应严格执行《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GB50545-2010),尽量优化设计,使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考虑园区发展的需要,建议园区内其他建筑物的建设避开输电线路边导线外侧至少10m,以满足建筑物所在位置离地1.5m处工频电场强度不得大于4kV/m,不符合标准限值时不予批准建设。
作者: 来源:CSPPLAZA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