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风、弃光、弃水:新能源“三弃”正持续恶化

2017-03-31 14:44:31 太阳能发电网
一方面是国家大量鼓励新能源替代,调整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领域大量弃风、弃光、弃水。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机组总数达到世界第二。国家核安全局23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35台运行核电机组、21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

  但在核电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我国“核电利用小时数低”的问题也同样存在。


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外景。摄影/章轲

  “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辽宁、海南地区。”徐小东说。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调查发现,辽宁全年核电利用小时数4982小时,同比下降833小时,核电消纳问题突出。原因是近年多台核电机组陆续投产,电网调峰困难导致核电难以消纳。“目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两台机组正在建设中,倘若核电消纳问题不解决,新机组投产,‘弃核’问题将更加严峻。”

  2016年,海南全年核电利用小时数5775小时,同比下降1819小时。

  徐小东等专家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电源,风电与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虽均已达到世界第一,但装机占比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空间仍较为广阔。

  但专家们同时表示,由于布局相对集中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愈加严重,已经对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考虑到近期主要弃风、弃光地区自身消纳能力增长缓慢,跨省消纳难度较大,调整开发布局是效果较好的应对措施。“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已经着手限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能源开发建设。”徐小东建议,2017年,对于弃风电量超过10%的地区、弃光电量超过5%的地区,不核准下年度新能源建设规模,这些地区要优先提高存量新能源装机的利用率。

  此外,加大中东部及南方地区新能源开发力度,原则上对这些地区不设置建设规模上限。统筹送受端需求、电网调峰能力等因素,配合“三北”地区跨省跨区外送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大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能源外送规模。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还建议,2017年宜加快建设川渝第三通道,如在汛前投产可减少四川弃水电量,同时加快四川、云南水电外送,明确水电外送通道落点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布局宜向非化石能源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倾斜,推进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作者:章轲 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