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中提出:要推进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芳纶纤维、塑料光纤、富勒烯、钍基燃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围绕打造光伏全产业链,发展以多晶硅材料为核心,单晶硅和非晶硅薄膜材料、硅片等新型硅材料。发展蓝宝石等新型光电产业。
(三)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产业。推进资源管理技术、大数据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系统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集成创新,推动云计算带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发挥云计算产业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自治区互联网经济发展水平。
(四)高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提高产品附加值相结合,单项技术发展与系统优化、集成相结合,推广洁净煤利用技术,拓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途径,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兴高端精细煤化工产业增长点,带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产业化发展。
(五)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发展蒙中药系列新产品及蒙中药提取物,延伸原料药及其衍生物产业链。开发适合中国人群的新型微生态制剂产品、各类疫苗、血液制品等。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基于我区稀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像设备,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
(六)核燃料元件产业。依托自治区铀资源储备、勘探、开采、加工优势和包头核电燃料元件研发制造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核电燃料组件产业,提高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核资源“探、采、加、用”一体化发展。
(七)陶瓷产业。充分发挥原料富集配套、能源充沛等优势,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蒙西“小三角”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制造产业,打造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及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专项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实施政产学研用及产业联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以及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项目。(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
2.建设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依托现有或新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中小企业的协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基础作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保障服务作用,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普遍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力争在稀土、石墨、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以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推进自治区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4.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围绕自治区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积累和储备,形成前瞻布局,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工商局) 3.推进创新成果转化。选择一批能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市场前景好的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实施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完善技术市场体系,消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向制造业企业转移转化,在制造业领域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托自治区稀土、石墨、新能源汽车等新材料、新能源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平台以及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引导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责任单位:自治区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
作者: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