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的印度,长期以来都为电力短缺所困扰。
未来5年实现海上风电“零”突破
与陆上风电形成对比的是该国“颗粒未进”的海上风电。不过目前,该国沉寂几年的海上风电格局已经开始被打破。
实际上印度发展海上风电具备天然优势。丹麦风能咨询机构MAKE早前分析指出,印度发展海上风电主要基于四大优势。
首先,该国未来风场临近电力需求中心(例如选择沿海地区Gujarat与TamilNadu开发海上风电,两地均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人口均超6000万,近乎英国人口总数);其次,就海上风电发展本身而言,能够有效吸引国外相关先进技术“走进来”,有效促进当地制造业的整体发展;再次,与易受恶劣天气影响的欧亚地区不同,印度沿岸气候相对稳定,为发展海上风电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最后,印度政府拥有国内海洋专属经济区管辖权,这也为开发商收购土地创造了良好条件。
正因如此,印度政府正加紧相关准备工作,欲借此达成2022年风能发展目标。
据了解,该国海上风电发展计划因各种原因被搁浅之后,2015年10月,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部最终出台首个海上风电政策纲要———《全国海上风电政策》。该政策对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目标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相关政府机构的职责作出了明确分工。
据悉,自相关一揽子政策出台后,众多政府部门和开发企业纷纷响应,在前不久举行的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DNVGL执行副总裁透露,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协助印度准备海上风电相关前期准备工作。不久后,在古吉拉特邦不远海域将建立一个100兆瓦的试点项目,这一试点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启动一个全新的发电部门。据悉,该部门囊括在由欧盟资助的FOWIND计划当中。目前,印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部门和国家风能研究所正紧锣密鼓地跟进和实施该项目。据透露,FOWIND将于今年在位于Gujarat邦海岸的Khambat海湾进行首次海上风力资源测量。FOWIND正与印度新可再生能源部(MNRE)和邦政府机构密切协商,为印度海上风力发电构建路线图。“海上风电政策”概括了该行业的国际竞标机制。首次招标可能会在2018年年底宣布。
尽管如此,该国海上风电发展仍存在多种不确定性。风能咨询机构MAKE此前就分析指出,尽管印度努力为海上风电营造良好的政策监管环境,但鉴于海上风电高昂的开发成本而言,目前政府尚未提出相关经济激励措施,也尚未出台与海上风电相关的上网电价或补贴政策,这也使得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MAKE预计,未来10年印度海上风电吊装容量将不会有明显增加。
作者:张栋钧 来源:中国电力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