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探索构建海上能源互联网

2016-10-13 10:47:24 太阳能发电网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积极响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号召,探索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浙江的落地实践,在构筑“两交两直”特高压骨干网架的同时,利用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探索构建海上能源互联网。
  9月22日,记者走进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舟岱换流站时,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直流断路器和阻尼恢复装置加装改造。此次安装的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200千伏直流断路器,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并首次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在现场作业的浙江电科院童凯说,目前,柔直系统的5个换流站是挂在同一条直流母线上运行的,一旦其中一个换流站停运,其他4个必须陪停。改造完成后,将不再需要陪停。

  事实证明,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已逐步开始实际运行。2014年11月27日,国网浙江电力在柔直舟定换流站成功完成220千伏线路人工单相短路试验。整个过程中,系统运行稳定,临近该换流站的岑港风电场未受短时电压波动的影响,成功穿越故障,未出现脱离主网运行的情况。舟山柔直工程投运以来,其运行可靠率不断提升,2015年达到了91.5%,近7个月来运行可靠率更是达到100%。

  跨海互联,提升海缆施工综合能力

  全球能源互联网要向亚洲、欧洲、美洲送电,构建亚洲—欧洲—美洲互联电网,向北送电到欧洲,向东送电到亚洲,构建欧洲—非洲—亚洲互联电网,就必须跨越海洋。跨越海洋,建设跨海输电线路或海底电缆不可或缺。国网浙江电力早探索,早落实,先后建成世界第一输电铁塔、南美洲最高输电铁塔,不断提升海缆施工综合能力。

  见到丁兆冈时,他古铜色的皮肤、微微上扬的嘴角,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位在海缆施工方面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老将,并不善于交谈。当说起他心爱的海缆施工时,才谈兴渐起。

  “你知道吗?那时候夕阳西下,数十个人拖着几公里长的海缆,在膝盖深的海涂中前行,那场面真得美极了。下次有机会,你一定要去看看。”说起正在江苏施工的海缆作业时,这位舟山启明海缆工程公司的副总经理丁兆冈顿时来了劲。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施工其实与放设陆地电缆并没有多大区别,而一般单位在陆地只能敷设600米左右的电缆,如此几公里长的电缆施工很难做到。

  这自信,来源于实力。以前,海缆施工是以抛放为主,就是直接将海缆敷设在海床上,舟山启明海缆工程公司则将抛放改为深埋,于2008年研制出埋设犁,并于次年成功应用于广东南澳岛海缆工程;自主研发水陆两用型作业挖机,使挖机能够在水面上自如作业;研发“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手机实现全天候、远距离实时监控整个施工现场;自主研制2100吨船载海缆托盘;研发国内第一台用于海缆运行维护的水下机器人……

  在海缆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国网浙江电力在跨海高塔建设方面也不甘落后。2009年,国网浙江电力建成370米高的世界第一输电高塔;2012年7月,南美洲第一输电高塔——图库鲁伊—欣古—朱鲁帕里输电线路跨亚马孙河的296米高塔结顶;2016年9月,220千伏岱山输电线路改造工程高塔群组立完成,该高塔群含高塔5基,平均高192.8米,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跨海输电高塔群。

  正是这不断增强的实力,才让国网浙江电力有了那份自信。9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协调推进会,对工程总体计划进行安排。据悉,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包括6站1缆3线4跨等16个子项目计划,概算总投资46.2亿,计划2018年年底建成投运。该工程将首次应用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建设架空线路世界第一高塔,高度超过目前370米的世界第一输电高塔。
 

作者:陈海明 王文波 任存杰 来源:国家电网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