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2016-09-30 10:09:22 太阳能发电网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事关国计民生。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阐述中方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其中特别要抓住的重点之一,就是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当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难题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
 
  中国行动,将“包袱”变为资产

  “构建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透明的能源市场,建设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更有效、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塑造一个负担得起、可靠、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同时利用好能源资源和技术。”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这样强调。

  在中国推动下,今年4月G20协调人会议发布了G20历史上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在G20峰会成果文件中,中国协调各方意见,主导形成了气候变化融资的相关内容。

  杭州峰会开始前,中美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但能得到中美两个大国支持“令人极度振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G20杭州峰会在推进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向世界展示出卓越领导力。在中美两国的带动下,截至9月21日,共有60个国家交存批准文书,《巴黎协定》生效的两个门槛已有一个达到。

  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作为今年G20主席国,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倡议发起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该小组提交的《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在全球财经政策层面和金融界产生积极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开始考虑规划和加速发展本地的绿色金融。今年前7个月,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约18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40%以上。

  “中国绿色金融给国际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机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莱斯利·马斯多普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向社会资本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将对中国绿色产业跃跃欲试。今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发绿色金融债券,并录得3.1倍的认购倍数。据悉,该银行在未来6个月内还将在华再度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

  中国不仅自己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也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G20杭州峰会能源部长会议成果文件中首次提出将能源普及的重点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扩展到尚有5亿无电人口的亚太地区,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盖伊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寻求绿色发展方面向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戴青丽认为,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正在担当“领头羊”,将改善环境的“包袱”变成资产。


作者:王新萍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