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全球电网互联,实现世界能源互联,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对此,外交部20国集团事务特使王小龙在9月26日举行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中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创新能源观为指引,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各国经济包容联动发展,这与G20杭州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高度契合。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了广泛的国际合作。
就在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举办的同一天,9月26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开幕。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在研讨会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三年来正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
“一带一路”建设启动三年来,中国与各国携手实施了一批合作项目,涉及互联互通、制造业、金融等多个领域。就能源领域而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全球电网互联,实现世界能源互联,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将有力促进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现任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高端论坛上表示。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是沿线国家共赢之举。在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胡浩看来,全球能源互联网是集能源传输、资源配置、市场交易、信息交互、智能服务于一体的“物联网”,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开放兼容的“巨系统”,是创造巨大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的发展平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可以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能源资源配置,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能源互联效益正在逐渐显现。以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为例,目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进中巴电力联网工程,将中国新疆的电能送入巴基斯坦,解决当地严重缺电问题,同时带动当地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促进两国实现经济、能源和贸易通道的多元化。
此外,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还积极与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开展电力能源合作,加快有关联网工程的规划、前期等工作,推进电网互联互通。正如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所言:“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重点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能源通道建设,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谈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的发展前景,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眼光更加长远:“中国的西部,很可能是我国未来能源输出的中心,因此我们要看到,中亚、南亚,乃至东欧、西欧都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点合作对象,这是我们的一个机遇,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作者:许争 刘早 来源:亮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