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环境友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代表能源未来发展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深入落实......
第八章 合力保障规划实施
增强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鼓励全社会参与监督,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推动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有效发挥规划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引导社会预期的作用。
一、优化协调管理机制
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大事项协调管理,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体系。整合部门、地区、企业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和部门协调联动,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参与的高效联动机制。
二、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发挥好重点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分期分批实施好重点项目,加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规划与电网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工作,结合全市能源发展重点工作,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储备,建立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项目储备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三、健全规划实施评估体系
结合能源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报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指标的完成情况。发挥社会专业机构作用,加强规划实施第三方评估。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由本市新能源主管部门组织规划的全面评估,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建议。
四、调动社会广泛参与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走进企业、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百姓家庭,培养提升全社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营造重视新能源、利用新能源的良好氛围。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十二五”以来,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持续增长,对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的贡献显著增强。综合测算,2015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折合450万吨标准煤,相比2010年减排量增长了约一倍,环境效益显著。
“十三五”时期,本市将通过充分利用本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跨区域调入绿色电力、打造集中应用示范区等措施,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进一步降低能源领域污染物排放。初步测算,到202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折合620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0%,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3万吨、烟尘排放量5万吨,相对于2015年减排量提升约38%。
表4 2020年各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
作者: 来源:北京市发改委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