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急盼可行商业模式跟进

2016-08-29 09:21:16 太阳能发电网
按照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定义,绿色金融是指能产生环境效益从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活动。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
 
  由情怀到商业模式

  针对以上五大问题,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提出了五个可供选择的措施:提供清晰的政策信号,推广绿色金融自愿原则(如赤道原则、责任投资原则等),投入更多资源支持能力建设,支持本币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推动开发环境风险分析方法。

  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治本之策还是绿色的经济和绿色的出行方式。除了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财政、金融等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也必不可少。

  8月27日,蚂蚁金服宣布给4.5亿的支付宝用户开通了“个人碳账户”。据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介绍,资金账户、信用账户和碳账户将成为支付宝的三大账户。碳账户用来度量用户日常活动的碳减排量,如果用户有步行、地铁出行、在线水电煤缴费等行为,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支付宝中养一棵虚拟的树。相应地,环保组织就会在某个地方种下一棵实体的树。

  参与此项目的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助理王颖表示,目前这只是一个绿色生活的记账本,下一步如果个人碳减排活动能够形成国家认可的方法学并纳入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类型,也许有一天,个人碳账户就能参与碳市场的买卖与投资。

  与普惠金融类似,推广绿色金融,在银行家看来还是得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指出:“做绿色金融不能光靠情怀,银行要思考的是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银行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讨论,应该深入绿色经济中,了解其运行方式,进而了解其需求。除了传统的信贷,银行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好资产,使它加速周转,这样也能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另外,有人指出,绿色项目就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投资;也有人指出,绿色项目可以完全交给市场来做。对此,马骏指出,这两种说法都陷入了误区。有一些项目,其正外部性没有完全内生化,有收入,但回报率没有达到私人部门愿意接受的程度,也许就是ROE差了一两个点,这时政府就可以提供适当的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政府的角色,是通过某种激励机制,有效率地去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作者:高翔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dongyiqian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