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工业和农业文明,也带来了对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找到一整套可使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理想能源解决方案,已成为全人类共识。
有研究判断,中国的“雾霾”主要由全国70万小型锅炉每年18亿吨散煤燃烧供热造成。散煤锅炉不仅燃煤效率远低于大型煤电企业,燃煤排放也未经严格处理和污染控制,没有系统的脱硫、脱硝、除尘,每吨散煤燃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是煤电的20倍。
光热技术解决方案可使原本无法利用或利用价值不高的“弃风电”及“谷电”为治理“雾霾”作出重要贡献;由于“谷电”能源成本低于天然气30%以上,比煤改天然气方案多出的设备投资可在3年内回收,无需政府补贴,无需关停现有小型工厂,造成大量失业,只需政府提供稳定的谷电价格(约0.3元)和低息贷款。据估算全国改造市场约7000亿元。
在国家创新机制下,由“国家^****特聘专家”团队,走一条与国外完全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则可以改变国内部分垄断性能源企业宁可购买国外落后的“成熟”技术,而不愿尝试中国自主创新技术的尴尬局面。
这一理想能源解决方案,基本无需进口国外关键生产设备及关键材料;这一绿色产业的大规模兴起,可通过现有行业广泛协作完成;同时会填补未来由于房地产业及机械加工产业下滑造成的需求空缺,持续拉动中国的基础设施制造业。
笔者认为,当前,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出发布局理想能源解决方案,鼓励、支持和保护国内自主原始创新技术,通过顶层设计,采取有效政策。相信经过不懈地创新努力下,中国一定会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作者为材料物理科学家、国家^****特聘专家)
作者:项晓东 来源:中青在线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