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巴双边贸易有所波动,事实上中国企业从未考虑放弃巴西市场。据记者从商务部获得资料显示,目前在巴西投资的中国企业已约200家,中资企业对巴西的投资日趋活跃。
光伏是中国企业新兴进入巴西的另一新业态。巴西地理位置优越,光照资源充足,年均日照幅度每平方达2120千瓦时,非常适合发展光伏。随着巴西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危机渐渐凸显,甚至已成为巴西经济恢复的障碍,为进一步解决能源危机及国内就业问题,发展光伏行业成为巴西的突破口。
看到这一市场机会,英利光伏电力国际集团便于2014年8月进入巴西市场,该公司总经理耿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英利在巴西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截至目前已向巴西市场供应绿色能源超过25兆瓦。
据其介绍,英利在当地有30多家稳定的客户资源,完成的项目包括4.8兆瓦巴伊亚风光互补系统、1兆瓦伯南布哥竞技场项目、1兆瓦费尔南多项目、500千瓦圣保罗州坎皮纳斯研发项目、400千瓦巴西萨尔瓦多Pituaçu体育场项目、390千瓦里约马拉卡纳球场项目、130千瓦纳塔尔商业项目、35千瓦圣保罗商业项目等。
中国企业在巴西的发展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其法律、政策、税收、劳工、消费等环境都和中国有着强烈的差异性。
耿浩举例称,由于巴西本土化元素高,对进口产品控制严格。进口组件必须拥有INMETRO认证,该证书有效期为一年,需每年进行年检。客户进口组件需提前到当地政府办理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书办理时间需一个月左右,客户拿到证书后,英利方可发货。客户换汇过程同样受到当地政府影响,即使客户有款也不能保证按时到账,或将一笔大额度金额拆分成若干批小额度金额。巴西当地政府还对进口组件征收约28%PIS/COFINS进口税,使得当地组件零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众多组件企业纷纷选择在巴西建厂,以开拓市场。随着巴西光伏项目竞拍的进行以及净计量政策的进一步改革,英利也在积极推动与巴西合作伙伴在当地建立组件封装厂,满足巴西产品本土化要求,以获得巴西国开行项目融资。随着李克强总理访问南美四国,与巴方签署一系列新能源方面的协议,中国光伏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与巴方的联系与合作。英利已与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该大学为巴西领先的光伏研究机构,该公司寄望将借助当地的平台更好地推动英利在巴西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高江虹 王琳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