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停牌一年多的汉能正式发布4款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号称能“不插电行驶”。不过,汽车靠太阳能驱动并非空想,只是离商业化量产还有距离,必须先攻克高成本、续航里程短的难关。
看天开车有点难 “下雨、雾霾怎么办?这款车恐怕适合在沙漠里用。”网友们对太阳能汽车看天开车的可靠性并不看好。
据介绍,在无光照或长途出行需求下,汉能太阳能汽车配备了常规锂电储能电池,同样可以用充电桩充电,最大续航能力达350公里。但太阳能汽车碰撞安全性如何?薄膜损坏后如何更换?这一连串疑问,汉能在发布会上并未加以解答。
对比正在环球飞行的阳光动力2号飞机,汉能太阳能汽车能否靠几平方米的电池板产生持续稳定的电能尤其令人担心。作为全球第一架全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自重2.3吨,安装了1.7万多块、共269.5平方米的电池板,翼展比大型宽体客机波音747还宽。之所以设计如此畸形的“体型”,就是为了让飞机能安装足够多的电池板。
记者了解到,北京一位纯电动车主曾经打算给自己的车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但向专业人士咨询后得知,整个车顶铺设电池板,一天的电量也就一两度,只得作罢。
不过,让汽车用上太阳能并非完全不靠谱。福特曾展出过一款C-Max太阳能混合动力概念车,纯电动模式下能够行驶33.8公里;打算今年秋天上市的丰田新一代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日本版和欧洲版也将在车顶安装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特斯拉则宣布,拟出资28亿美元收购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SolarCity。
商业化之路仍然远 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爆,吸引众多企业大佬跨界造车,“BAT”已经进军车界,格力董明珠收购银隆新能源,贾跃亭的乐视概念车也正式亮相……但汉能李河君的这次杀入,似乎招致了更多质疑。
2015年2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曾以16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登顶中国内地首富。然而,2015年5月20日,在香港上市的汉能薄膜股价在短短半小时内接近腰斩,市值蒸发上千亿港元,并紧急宣布停牌。随后,香港证监会介入调查,但截至目前仍没有公开发布调查结果。
这次李河君高调亮相,似乎希望借助太阳能汽车对外昭示“汉能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业内人士认为,全太阳能动力的汽车目前仅停留在概念车阶段,受技术、成本等多因素的制约,要实现商业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但汉能高层似乎比较乐观,称距离新车投入量产可能只需要2至3年的时间。
“增加了太阳能薄膜电池及发电系统,车身采用碳纤维,太阳能汽车的整车成本肯定会比现在的充电新能源汽车高很多,补贴后至少也得50多万元。”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买车人很难为“天价”环保成本买单,而且后期高昂的维修养护费用,也不是一般家庭用车所能接受的。
作者:董禹含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