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多个贫困地区,汉能的太阳能市场正以“光伏扶贫”的方式大面积铺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汉能在全国11个省份签约20个光伏扶贫项目。
站上光伏扶贫“风口” 随着政策对光伏扶贫支持力度的加大,曾经沉寂多时的国内光伏行业被认为再次站上了“风口”。雪球论坛上,甚至有投资者开始研究起“光伏扶贫概念股”。
今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加快贫困地区能源开发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表示,要在现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光伏扶贫的范围。在光照条件良好的15个省份451个贫困县的3.57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到2020年,实现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的目标。
随通知一同印发的,还有实施意见和任务分工等文件。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政策文件中的表述,意味着光伏行业即将迎来爆发期。其中,薄膜发电作为时下最热门的概念,也被寄托了更多期待。
6月27日,安徽泗县某官员告诉记者,对于晶硅和薄膜两种光伏发电方式,政府在引进的同时也在进行对比观察。“相比来说,薄膜太阳能因为柔性较好,比较轻盈,更适合应用在农业养殖方面,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计划的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国家出台光伏扶贫政策以来,汉能已经在包括江苏、云南、贵州、山西、甘肃、安徽、河北及广东等地建设薄膜太阳能项目。
有行业人士认为,截至当前,薄膜太阳能领域的市场并未完全打开,汉能的薄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贫困户的收益已经近在眼前。敬老院院内的三台光伏逆变器上显示着并网以来的发电数据。6月26日上午,记者从其中一台逆变器显示屏上看到,当天自日光出现后至早上10点多的几个小时内,仅一台逆变器显示的发电量已达到22度;而并网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累计发电已达8600度,按照当地的发电补贴标准,这相当于8600元。在敬老院院长许述刚看来,这些现在已经“看得见”的收益,很快将会“摸得着”。
泗县政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光伏扶贫发电收益返还的时间和方式目前正在确定中。
作者:张泉薇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