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多个贫困地区,汉能的太阳能市场正以“光伏扶贫”的方式大面积铺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汉能在全国11个省份签约20个光伏扶贫项目。
“公益”背后的市场“暗战” 敬老院项目只是2015年汉能光伏扶贫在泗县的一个缩影,汉能方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15年,汉能在泗县做了7.15MW的光伏扶贫工程,占去该县2015年光伏扶贫工程总量的40%以上。汉能是该县光伏扶贫项目第一大供应商,也是唯一一家薄膜太阳能供应商。在汉能之外,其他企业仍然采用晶硅技术。
事实上,光伏行业长期存在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之争,2010年,汉能正式涉足薄膜太阳能领域。不过,与主打柔性化、科技含量更高、成本也更高的薄膜相比,晶硅至今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对于贫困户和当地政府而言,光伏扶贫是一项“公益”;对于汉能而言,光伏扶贫更意味着未来的市场。
汉能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泗县当地,汉能是光伏扶贫项目占领份额最大的一家,但竞争对手依然紧随其后。在全国范围内,汉能在光伏扶贫项目上也面临不止一家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汉能必须进一步加快与各地政府达成合作。“与政府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树立信誉,只有这样,政府有新的项目才会再找你。”一位汉能泗县光伏扶贫市场负责人称,“这也是抢占市场”。
泗县当地一名负责光伏扶贫的官员张云(化名)告诉记者,政府在选择光伏扶贫品牌提供商的时候,第一项考虑的是“必须得是上市公司”。“我们觉得上市公司注重自己的形象,信誉有保障。第二考虑的就是有能力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他说。
2015年和2016年,汉能连续在这两道“门槛”下胜出。据了解,2016年,汉能又成功获得了泗县6.345MW的光伏扶贫工程,占到了该县2016年光伏扶贫工程的45%左右。
截至目前,汉能是国内唯一一家已经产出薄膜太阳能、并且将薄膜太阳能应用于光伏扶贫的企业。而中建材、上海电气等大型企业集团则正在加紧上马薄膜项目。在太阳能领域,汉能已有诸多对手,但具体到薄膜太阳能领域,汉能暂时占据“先发优势”。
趁强敌还未赶上,通过光伏扶贫这个政策“风口”铺开自己的薄膜市场、打出品牌,这或许是汉能当前能为自己的薄膜找到的最佳路径。在光伏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汉能的薄膜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而贫困的群体也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支撑汉能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营收。
经过一年多的“光伏扶贫”,汉能薄膜的影响似乎正在形成。网络上,关于汉能薄膜的讨论渐渐多了起来。近日,某论坛还有网友发问“老家有些人家的屋顶装了汉能的薄膜太阳能,有人了解吗?划算吗?”
作者:张泉薇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