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再次归来 壳牌重返新能源市场

2016-06-30 09:35:01 太阳能发电网
壳牌集团正在重返新能源市场,布局新能源投资。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壳牌在新能源领域累计的总资本投入为17亿美元。其中,在生物质燃料方面的投资包括位于巴西用甘蔗制乙醇的合资企业Raízen公司,通过新技术的商用化,用可持续的非食品原料来制造有竞争力的低碳生物燃料。
  在氢能领域,壳牌在德国参与了一家合资企业,计划投资大约390个氢气零售站点,其中230个站点将使用壳牌品牌。到2015年底,壳牌在德国已有3家加氢站在运行。
  壳牌还在英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探索氢能相关的机会。氢作为一种交通运输燃料,可以与壳牌现有的下游零售设施、供应配送体系以及天然气业务相结合。
  在风能方面,壳牌于2001年进入了美国的陆上风能市场,并在8个风能项目中参股,其供电装机量共计450MW。壳牌在容量为108MW的荷兰NoordZee海上风能项目中占股50%。
  在太阳能方面,壳牌积极探索利用太阳能技术实现低碳运营,成为Glasspoint公司的非控股投资者,该公司成功示范了将其太阳能蒸汽供热技术用于热采(通过加热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在阿曼建设容量约为1GW的项目。
  “现在大家都相信能源体系正在转型,全社会正在认真对待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再次回到新能源业务组合,是一个良好的时机。”魏思乐分析。
  “传统的油气企业布局新能源投资并非孤例,一方面是为了多元化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对冲油价下跌带来的业绩下滑。”金风科技战略经理陈石对记者分析。
  例如,作为全球四大石油化工之一的道达尔集团(Total SA),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颇多。
  2011年,道达尔收购美国Amyris公司18.5%的股份,并与Amyris在巴西圣保罗合作建设Brotas生物工厂,布局生物燃料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同年,以14亿美元收购SunPower公司66%股份,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板制造企业和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之一。2016年5月,道达尔以9.5亿欧元收购法国电池制造公司SaftGroupe,该公司主营镍电池和锂电池的设计和制造业务,主要用于交通、民用和军事等工业领域的电子产品。
  对比之下,壳牌的新能源投资步伐略显滞后。
  “我们现在进入并不晚。从全球来看,风能、太阳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仍然较低,占全球一次能源供应总量的2.2%,预计这一比重未来会提高到50%,这意味着市场刚刚打开,我们还有很多机会。”魏思乐分析。
  魏思乐认为,壳牌现在进入新能源为时不晚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过去的15年里,早进入的新能源企业从营收来看情况并不理想,所以壳牌十多年前淡化甚至退出新能源业务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