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集团正在重返新能源市场,布局新能源投资。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壳牌重返新能源投资业务 每年研发预算达2亿美元
导读:壳牌集团正在重返新能源市场,布局新能源投资。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总裁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投资占壳牌的资产规模比重比较低,还不到1%,未来将重点投资三个领域:新燃料、天然气和新能源发电、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服务能源终端用户的解决方案。在壳牌每年1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中,新能源业务占到1/5。
巨头再次归来,壳牌集团正在重返新能源市场。
今年5月底,壳牌集团在既有的天然气一体化事业部中增加了新能源业务,新建了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布局新能源投资。
6月28日,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事业部总裁魏思乐(Maarten Wetselaar)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首次全面阐述其新能源投资战略。
魏思乐表示,和15年前首次涉足新能源投资时的环境相比,现在处于好时机,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战略决定。
壳牌认为,全球能源转型正值其时,希望参与这次转型,通过生产更多天然气以减少煤电,同时继续投资于未来能源,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并继续支持政府主导的碳定价体系。
魏思乐解释,目前新能源投资占壳牌的资产规模比重比较低,还不到1%,未来将重点投资三个领域:新燃料、天然气和新能源发电、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服务能源终端用户的解决方案。
“在壳牌每年10亿美元的研发预算中,新能源业务占到1/5。”魏思乐透露,可以预期的是,新能源投资将成为其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记者获悉,在壳牌的上游、下游、项目与技术、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四个事业部中,天然气一体化和新能源是业务增长最快、效益最突出的部门。
“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壳牌重新认识到了新能源的未来前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对记者分析,这家重量级选手的回归,将为全球新能源市场带来新的变量。
新能源累计投资17亿美元 这并非壳牌首次涉足新能源业务。
早在2001年,壳牌便在全球布局了一些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水电等项目,但由于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成本高,而消费者尚未准备好为清洁能源支付更高的费用,随后逐步退出。
对此,魏思乐解释,“的确如此,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投资新能源的时机不成熟,我们布局太早了。社会对低碳能源投资认知不够,消费者也没做好为此买单的准备。”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