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 托底政策来了 运营商获利好

2016-06-02 09:08:52 太阳能发电网
为解决弃光弃风难题,文件首次公布风电和光伏最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必须达到保障小时要求才能新建风电、光伏项目


  风光消纳掣肘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的上述新文件,就是为了解决弃光弃风更加严重的这一问题而来。
  今年5月25日~26日,国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监管局相关领导带队前往榆林,开展了新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调研。其间发现,当地并网的小火电装机为523万千瓦,而国网陕西公司榆林地区接入的新能源装机预计年底可达453万千瓦,地电榆林电网接入的新能源装机在年底可达153万千瓦,然而榆林地区的电力最大负荷只有600万千瓦,因此当地的弃光弃风现象可能会加剧。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网建设滞后、用电负荷大幅下降等都使新能源的消纳空间受限,榆林电网的主网架薄弱,并网小火电容量大,电网调峰能力有限等是当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后有关领导也提出,电网企业尽最大能力做好新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工作,新能源企业要适应弃风弃光的新常态,而有关各方也要加快推进榆林小火电关停力度,挖掘电网调峰能力,提高电网消纳新能源水平。
  事实上,风光装机提升的同时,火电的新增装机没有停步,这也是影响整个新能源消纳的掣肘之一。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曾告诉记者,如今,全社会每年的用电量在5.5万亿千瓦时左右,目前也没有出现电荒等拉闸限电的情况。因而目前的15亿千瓦总装机已可满足未来几年的电力市场需要,甚至可能会过剩。
  “十三五”期间每年还会新增1亿多千瓦装机发电,这部分新增装机的发电该去向何方?遗憾的是,我国每年的新增装机中火电仍然占比过高:2015年,新增火电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而光伏、风电、水电各不到2000万千瓦,预计“十三五”期间,火电还将至少增加2亿千瓦装机。
  曹仁贤表示,节能减排目标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也需各方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上继续大幅提升,我国已向全世界承诺了具有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应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开发力度,确保未来的新增装机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

作者:王佑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