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1日召开的储能国际论坛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以下简称《白皮书》)称,中国储能累计装机规模105.5MW,市场渐露春意。
从投融资情况上看,截至2015年底,全球共有17家公司通过融资、出售债券/股权等形式,完成融资或被收购,金额总计10.2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155%。融资总额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为MainStreetPower(2.5亿美元)、Energizing(2.5亿美元)、SolarCity(1亿美元)、Sakti3(0.9亿美元)和Stem(0.84亿美元)。
从政府项目资助情况上看,截至2015年底,全球政府机构对各类与储能相关的项目支持资金总计20.4亿美元。美国是资金支持总额最多、出资的政府机构最多、项目支持领域最广的国家,共有联邦政府下属的2个机构以及5个州的政府下属机构,提供了共计12.8亿美元的资金。
《白皮书》预测,未来5-10年分布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热点。
“十三五”储能难以规模化
截至2015年底,中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MW,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为110%,是全球的六倍之多。
张静介绍,2015年新增储能项目(含运行、在建和规划中项目)28个,装机规模37.5MW,虽然项目数和装机规模比2014年有所下降,但仍在稳步发展。
从技术分布上看,运行项目中,主要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为主,且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占中国市场总装机的2/3。
从应用分布上看,主要以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为主,二者累计装机规模超过中国市场的80%。特别是前者,无论在累计装机规模还是项目个数上均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别为56%和77%。
从厂商格局上看,排名前十位的厂商中,锂离子电池厂商的个数最多。比亚迪不仅是国内储能厂商装机第一,同时也是锂电厂商中装机第一的公司;大连融科是液流电池厂商中装机规模最大的公司;南都电源则是铅蓄电池厂商装机最大的公司。
此外,《白皮书》勾勒了储能应用的发展路线图:2015年之前,项目以示范应用为主,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调频辅助服务、电力输配、分布式发电及微网、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2015年-2020年,开始出现若干初具商业化但还不具备规模化的项目,逐步向商业化迈进;2020年之后,储能将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发展。
陈永翀强调,储能应用发展的快慢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
作者:王尔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