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模式,湖南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智库联盟联合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成立了“绿色发展课题组”,对一些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与建议。
作者:王超
来源:红网
原标题:王超: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户 探索精准脱贫新模式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及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等工作部署,深入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光伏发电是扶贫的有效举措”重要批示精神,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大力探索精准脱贫的新举措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为总结他们的经验与模式,湖南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智库联盟联合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成立了“绿色发展课题组”,对一些单位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与建议。
一、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既符合国家多项发展规划,又适合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需求。 能源开发建设在经济建设包括脱贫攻坚战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同步迈向小康社会等具有多方面意义。
1.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是在国务院出台有关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能源获取的主要方式是煤炭,占到了66%以上。为改变这一状况,2014年3月21日,国务院召开了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一些推动光伏发电的新政策进入到了深入实施的层面。李克强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指出,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会对增长带来影响,但其中也蕴含着很大商机,会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成长提供广阔空间。我们要善抓机遇,进退并举,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使用效率,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开工一批新项目,大力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智能电网,逐步把煤炭比重降下来,尤其是要着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这次会议后,各地纷纷出台一系列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地方政策进入到实施阶段。对于光伏发电的政策方面,除了在补贴上予以优惠外,还在申请、备案、并网等多方面全范围覆盖解疑投资者们的顾虑,使得家庭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逐步得到了投资者们推崇与实践。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发展,据在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大约有2万多个家庭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已经投入使用,项目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地区,其他大部分省份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已经开始小规模尝试。
2.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既顺应了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也为能源互联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近些年来,“能源互联网”甚至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等新的理念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奥巴马在2009年就公开表示:“中国、印度、日本、德国,每个国家都在争先开发智能电网和能源利用的新途径,而赢得这场竞争的国家将在全球经济中处于领先。我希望美国成为这个国家。”由此可见,能源互联网是关乎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互联后的电力系统,不仅将实现分布式发电和新能源装机的大规模安全并网,为实施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有利条件,还能通过用户侧管理系统和能源路由器,帮助家庭用户、公共建筑以及中小型企业减少能源消耗,实现错峰用电,以减少电费支出。分布式电站的监控系统可以起到能源路由器和管理终端的作用,推广带监控的分布式电站为能源互联网做好基础建设,通过监控非常容易掌握发电侧与用户侧的需求匹配,从而实现供需两端的平衡,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3.推动光伏发电进农村入农户,符合国家扶贫发展规划和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实现7000多万人脱贫。李克强总理关于“光伏发电是扶贫的有效举措”重要批示。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要求: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将清洁、环保的光伏产业与我国7000万人脱贫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一方面,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优化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让我国7000万人彻底摆脱贫困的帽子,为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综合来看,实行光伏精准扶贫项目,打造光伏应用示范区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政策导向。因此,光伏精准扶贫既是扶贫工作的新途径,也是扩大光伏市场的新领域,有利于人民群众增收就业,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变革,具有明显“造血扶贫”的特征。
作者:王超 来源:红网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