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掌全球最大电力企业帅印13年后,已超期服役9个多月的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
裂缝中的微妙关系 今年早些时候曾有消息称,国网所有厅级以上领导联名上书,挽留刘振亚继续服役。但年龄毕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此前有多位电力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主管部门对刘退休后的人事安排,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参考刘振亚本人的意见。
有接近国网人士评论称,从后续人事安排看,若最终由舒印彪接任,可以说是符合刘本人意愿的。换句话说,如果这一组合能得到上层肯定,也恰恰说明刘振亚在电力系统几十年的工作得到了高层认可。
和刘振亚一样,舒印彪也是一位“老国网人”,国网公司甫一成立便成为第一批员工,且职业生涯始终未绕出电力圈子。舒印彪1958年7月出生,今年58岁,河北涿州人。从华北电力学院电气系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之后,即进入国家电力公司,用17年时间成为国家电力公司电网建设部副主任。2002年12月底,就任国网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2005年4月起担任国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13年5月起,舒印彪出任国网公司总经理一职。值得一提的是,在特高压一事上,从对外表态看,舒印彪也是一位积极支持者。
一位舒印彪在华北电力学院求学时的同届同学对澎湃新闻回忆称,学生时代的舒不高调、看不出啥,但至少是读书人出身,与学历起点不高的刘振亚有着显然的不同。照其判断,若舒最终接班,仍会沿着刘振亚时期的工作思路往前推进。
细微变化引发的裂缝中,仍有值得关注的微妙之处。与前任相比,舒印彪没有那么强势,无论是在国网内部还是电力系统内部,认可度都远不及刘振亚。这一系列罅隙置于电力体制改革大潮下,将被无限放大。改革进程中,电网与五大电力集团的关系如何平衡?电网与地方政府之间若隐若现的冲突又何去何从?内部的裂痕、外部的对抗,都是摆在国网新掌门人面前问题。
有一种说法称,刘振亚卸任后将保留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的头衔,继续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近年来,刘振亚的确已化身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的代言人。但凡其所到之处,刘振亚都会大力推介宣讲全球能源互联网。他用“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来概括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本质,称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其中,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根本。
无论如何,对于中国的电力系统而言,刘振亚正式退休,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