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即将结束超期服役,进入退休倒计时

2016-05-06 12:15:18 太阳能发电网
在执掌全球最大电力企业帅印13年后,已超期服役9个多月的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正式进入退休倒计时。


  争议刘振亚
  多年来,利用行政性垄断地位强势扩张、挺进上游装备业打造直属设备制造体系、力排众议推进交流特高压、甚至架空区域电网实施总部集权,庞大的国网帝国在种种非议中轰然前行。官网资料显示,国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注册资金高达5363亿元,用工总量超过172万人,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多年名列第7。而在2005年,国网公司第一次入围《财富》500强时,排名为第46。
  据公开资料,从2003年到2014年,国网公司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75倍、3.3倍、12.6倍,净资产收益率从0.57%上升到4.98%,资产负债率从62.2%下降到56.2%。2014年,国网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10亿元,增加105亿元。资产总额29009亿元,增加3308亿元。
  刘振亚在国网的任期,与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存在很大重叠。外界对于这位国网灵魂人物的评价,也呈现两个极端。支持者认为,正是刘振亚的强势与雄心,造就了国网一路高歌猛进。但在改革派眼中,中国电改屡屡受挫,很大程度上是刘振亚及其坐镇的国网公司出于维护垄断使然。在国网系的游说下,上轮电改在完成“厂网分离”后戛然而止,主辅分离、输配分配等改革时间表一拖再拖。在眼下正在推进的新电改中,改革效果也因国网强势介入而大打折扣。
  刘振亚的电力生涯始于山东。1979年进入山东省临沂电业局后,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一路发展至科长、副局长、局长兼党委书记。1997年至2000年期间,刘振亚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兼山东鲁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华夏银行副董事长。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大幕拉开,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五大发电集团与两大电网公司。是年10月,时任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刘振亚出任国网公司筹备组副组长,并在国网公司成立后出任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两年后被扶正。
  早在主政山东电力时期,刘振亚便因推行大手笔改革而名声大噪。彼时,在鲁能品牌下,山东电力集团先后将触角延伸至金融证券、信息通讯、工业实业、商贸旅游、体育文化等多个产业。有资料显示,1995年底,山东省发电装机容量1234万千瓦,人均年用电量仅85千瓦时,全省缺电20%。由于电力建设资金短缺,在建的253万千瓦机组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有市场没有钱,怎么办?山东电力下属的三产多经企业鲁能集团积极探索集资办电、利用商业银行贷款、引进和利用外资、盘活存量资产、探索银团按揭贷款、企业资本金积累等多渠道的电力发展投融资体制,仅1996年就融资20亿元。
  山东电力时期,刘就主动提出与美国南方电力、法国电力、日本电力等世界级的同行对标,提出了创建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目标;执掌国家电网后,刘振亚的“铁腕”风格得以延续,他为国网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特高压显然给其另一重底气,他曾对外宣称:“世界上的高速公路,是西方最先搞的;电力高速公路,是中国最先搞的;我们要搞的国家电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压等级最高的,是世界头一份、独一份。”有报道称,收购平高、许继后,刘振亚在内部称,国家电网要打造中国的ABB、西门子。
  2004年10月,刘振亚升任国网公司总经理。次年1月,国网公司启动特高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自此以后,围绕特高压电网安全性、经济性的激烈争议与国网公司的坚持推进相互交织,其中,用交流特高压将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电网强联成一个统一运行的独立电网遭到了大批电力系统人士的反对。

作者:杨漾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