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求侧没有奇迹发生,未来能源去产能的主要路径,就剩下供给端压缩这一条了。那么,煤炭、油气、光伏、风电等领域,产业集中度都将进一步提升。
——深入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调整煤电超低排放升级改造计划,东、中部地区要分别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达标。推广煤电先进技术的示范应用。
——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建设生态文明矿区。制定煤炭清洁生产标准。因地制宜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完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输电通道建设。积极推动电网升级。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扶贫工程。
与之配套的多项优化、升级项目,多数年内建成投运,有望见到明显疗效。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呼之欲出的CAP1400示范工程开工,已是铁板钉钉。
全球能源互联网进入实战模式 与供给侧发力“攻坚克难”的艰巨相比,标志着能源行业新一轮调结构、升档次的终极目标——全球能源互联网,正由理念推广向实战模式推进。
本次两会,有关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议案、提案、意见建议有十几件,已形成一大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孙继业指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它将进一步带动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等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强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能源集团董事长肖宏江分析,受资源禀赋、能源发展模式等制约,长江经济带能源供需日益趋紧,就地平衡发展模式将无法满足能源增长需求,必须在更大平台上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他建议,加快制定长江经济带能源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全国和全球能源互联网。
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巨大的网络价值,表现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全天候不停地进行能源输送,不受天气、时差影响,使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输送和消费的能源中,可再生清洁能源将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其巨大的绿色也是其他能源品种无法比拟的。他还特别提到全球能源互联将引领新的商业模式:它既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平台,也是能源交易平台。作为基础性资产与虚拟经济的结合点,在这个平台上,将产生能源价格指数,并将几个重要电力市场相互联系,形成具有标志性的电力能源价格指数,反映全球电力能源生产、消费和交易的走势,实现全球电力能源的价格发现功能。这一指数在一段时间内将与石油价格指数(布伦特、西德克萨斯指数)相并行,并随着电力消费比例的增加取代油价指数,最终衍生出经济新业态。
作者:瞿剑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