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地新能源电力消纳的增加,国网华中分部也坦言,仍然面临着用电需求增长放缓、消纳能力下降以及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等问题
难题待解 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信息已经凸显出,对于饱受雾霾之困的一些地区,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而言,可能会逐渐加大外来电力的消纳。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新能源。
尽管这种将“污染尽可能留在外地”的做法,对于整体的环境改善是否有效,暂且还难以评估。但对于包括光伏电站在内的投资者而言,隐含的潜台词可能是,项目所在地的电网条件,将变得至关重要。其一,因为电网直接决定着电力能否外送以及外送的规模;其二,根据相关规定,外送电的价格主要由协商来确定,这意味着最终的价格既受输入地的电力需求、经济发展程度等的影响,也与输出地的整体议价能力有关。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外送电力消纳尤其是新能源的消纳,也面临着调峰、需求降低等难题。
以华中电网为例,2015年1-11月,华中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而另一方面,在电力需求降低的情况下,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装机却在保持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华中电网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80%,发电量年均增长7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267%,发电量年均增长240%。预计今后3年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达50%,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一减一增”的背后,是发电机组的整体利用小时数下降。华中电网就表示,由于用电市场已无法支撑各类电源的快速增长,导致火电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1-11月,全网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仅3465小时,同比下降了389小时。
除了消纳需求降低外,另外的问题则来自于调峰。
华中电网表示,由于华中电网水电比重大,丰枯季节性明显,丰水期水电大发,发电占比超过60%,导致全网调峰能力仅能达到30%-35%,调峰能力不足。今后几年,随着新能源装机比重的增大,电网调峰将更加困难。
对此,该公司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试点范围,建立常规电源提供辅助服务的补偿机制,调动火电企业为新能源调峰的积极性;实行峰谷电价政策,增加电网低谷用电需求,优化用电曲线,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更大的空间。
与此同时,要加强调峰电源管理,调动包括抽水蓄能机组以及合理控制供热机组和自备电厂发展规模,明确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的相关要求,以增加相应的调峰能力。
作者:张广明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