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风电在电源结构调整中价值几成?

2016-02-02 11:50:04 太阳能发电网
“用电荒”与“发电筐” 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出的拉闸限电现象表明了我国电力建设的严重滞后,每年都会出现“用电荒”。现阶段则正好相反,弃风弃光弃水的限电成常态,火电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也是一降再降,破了4500h电力过剩线,出现了“发电筐”现象。

  

  电力的“去库存”

  由于电力仍不具备长时间储存的生产特性,去库存当前主要体现在弃风弃光弃水的限电现象,同样,火电机组的年可利用小时数下降,也是限电的一种表现。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统计,2015年1~9月全国累计光伏弃光率为10%;其中,甘肃省弃光电量17.6亿千瓦时,弃光率高达28%,新疆弃光电量10.4亿千瓦时,弃光率达20%。弃风现象更是常态,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弃风如图15所示:


图15:2015年上半年各省弃风情况

  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投资的浪费。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减少或停止新增项目审批只能慢慢消化库存。实现有效的快速去库存方法有两个,一是开流,即增大需求,将过剩电力送到国外,方式就是依托国网公司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但是考虑到国家主权对电力供应的特殊性要求,外送只能起到全球平衡的作用,不会形成像国内“西电东送”一样的大好格局。二是节源,即限电,也是被我们现阶段广泛采用的方式。

 

  电力的“去产能”

  简单说就是关停机组。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经济年均增速的底线在6.5%以上。考虑增长动力转换、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我们依据国际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快慢,将经济增速假设高中低三种情况。即GDP平均年增长5.8%,6.3%,6.8%。按照相关系数计算,对应电力需求平均年增长分别为3.8%,4.1%,4.3%,

  由此得到2020年发电量约为66500~68450亿千瓦时,对应2015年现有运行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不考虑在建机组容量),平均年等效可利用小时约为4544,对应火电、气电和核电三种主要能源,平均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约为5680,已基本满足2020年的全社会用电需求。

  综上所述,基于对电力行业的理解,我们认为,电力的“去库存”与“去产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电力结构调整,表现在对新增容量的选择性发展和现有存量的结构优化。选择性发展和结构优化就要考虑经济性,技术性和政策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一章我们将重点分析。



作者: 来源:川财证券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