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走出寒冬,中、美、日联手加持全球太阳能产业

2015-12-07 13:48:22 太阳能发电网
已经连衰3年的太阳能产业,由于中、美、日三大市场的需求强劲,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价格逐步上扬,使得以太阳能电池为制造主流的台股太阳能族群,今年第三季纷纷转亏为盈,股价也由谷底回升

  太阳能产业的营运曙光乍现,也可从全球最大太阳能模组厂天合光能(Trina Solar,该公司的 ADS 已经在纽约证交所挂牌)的营收及获利看出端倪。曾经在 2011 至 2013 年连续亏损 3 年的天合光能,去年开始转亏为盈,全年税后纯益达 5,933.77 万美元,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及获利持续大幅成长,其中营收年增率达 39.18%,上半年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15.44% 提高至 20.02%,使得税后纯益由去年同期的 1,072.8 万美元增加至 4,091.1 万美元;显示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复苏态势明显。

  核心市场转移 亚洲渐崛起
  岛内最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厂新日光也指出,目前市场需求畅旺,太阳能电池平均价格可望持续逐步上扬,后市乐观,预期第四季的营运表现将更为好转。新日光今年第三季虽然因迁厂东南亚的费用及提列金融性资产减损暨各项准备,税后仍净损 3.71 亿元,每股亏损 0.42 元,但受惠于太阳能电池报价进入第三季后,呈现持续温和上涨的趋势,第三季的毛利率已由负 3.32% 转为正 5%。
  至于茂迪、升阳科、昱晶及太极等电池厂,今年第三季的获利也都明显好转,其中由上市公司广运机械转投资的太极,第三季单季的 EPS(每股税后纯益)达 0.41 元,表现更是优于同业。至于生产太阳能导电浆的硕禾,第三季单季的 EPS 高达 15.25 元,使得前三季 EPS 达 27.73 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 24.54 元,获利能力傲视其他太阳能族群。
  过去全球太阳能产业是由欧洲市场主导,近年来随着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政府的补贴减少之后,欧洲市场的需求不增反减,但因美国、中国及日本的需求明显成长,使得全球太阳能核心市场由欧洲转向亚洲。其中年度设备容量已跃升全球第一大的中国,预计至 2020 年的总设备容量将达 150GW;日本太阳能光电协会(JPEA)也将日本至 2020 年及 2030 年的总设备容量分别提高至 65.7GW 及 100GW。
  此外,包括中亚的印度、东南亚的泰国、菲律宾,以及东北亚的韩国等亚洲新兴国家,近年来也逐渐重视太阳光电。其中目前累积设备容量才刚跨过 4GW 门槛的印度,预估 2015 年可新增设备容量 2.5GW,并计划在 2022 年达到总设备容量 100GW 的目标。因此,未来全球的太阳能设备容量将会逐年成长,对太阳能相关产品的潜在需求很大。

作者: 来源:财讯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