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衰3年的太阳能产业,由于中、美、日三大市场的需求强劲,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价格逐步上扬,使得以太阳能电池为制造主流的台股太阳能族群,今年第三季纷纷转亏为盈,股价也由谷底回升
来源:财讯
原标题:概念股走出寒窑,中、美、日联手加持全球太阳能产业
受到中、美、日需求大增刺激,全球太阳能产业景气已经由谷底回升,台股的太阳能族群今年第三季纷纷转亏为盈,股价也出现强劲反弹,到底这是长线走多讯号,还是昙花一现?
已经连衰3年的太阳能产业,由于中、美、日三大市场的需求强劲,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价格逐步上扬,使得以太阳能电池为制造主流的台股太阳能族群,今年第三季纷纷转亏为盈,股价也由谷底回升,颇有否极泰来的味道。
景气否极泰来 股价急回升
从 2011 年以来,由于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太阳能产业从上游的矽晶材料、矽晶圆、芯片,中游的电池、模组,到下游的设备、系统等厂商,都惨遭波及,因此,包括中国的模组大厂、台湾的电池大厂都陷入亏损状态,其中由上市公司荣化转投资的多晶硅制造厂福聚太阳能,还因亏损累累而宣告破产;至于还能够维持获利的矽晶圆、芯片厂,主要都是靠景气不错的半导体产业加持。因此,整体来看,太阳能产业近 3 年来算是在度小月,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美国采取双反(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更是让太阳能产业风声鹤唳。
然而随着中、美、日太阳能设备容量的大幅成长,加上全球太阳能大厂扩厂的脚步放缓,市场的供需出现逆转,这从今年下半年太阳能电池的平均价格逐步上扬即可看出端倪。尤其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在 10 月间,将今年太阳能设备容量由原本的 17.8GW 大幅提高至 23.1GW,以及将至 2020 年的总设备容量目标由 100GW 提高至 150GW 之后;知名市调机构 IHS 也将今、明 2 年全球的太阳能设备容量目标分别提高至 58.7GW 及 65.5GW,并且预估至 2019 年全球总设备容量将达 498GW(较 2014 年成长达 177%),让太阳能产业的营运前景出现一线曙光。
作者: 来源:财讯
责任编辑:wutongyufg